第10章 仲秋宴

    “听说沧元宫城里以前有个妃子很爱菡萏,后来生了个六公主,和九皇子。”

    “这样。”

    周隐低低头,回头问文息:“你问她干嘛?”

    “没事。”文息摇摇头,回答。

    周隐将目光绕过文息与习深,看向那处已经往回走的那位六殿下。

    这是周隐第一次来到沧元宫城,他要走两千四百步到宴乐殿,去看看那位整日忙着拯救危亡王朝的皇帝。

    宣乐殿的规模,是周隐万万想不到的。

    殿后有一广湖,广湖上有一圈宴廊,沿着宴廊走向设下宴席,赏景,娱乐,还是吃喝,完全不受拘束。帝王将相可以吃酒划拳,宫女女眷可以谈天瞎扯,就连下人们,也可以围在廊子上看湖中间露天午庭中的表演。

    孩子们在廊子上追逐打闹,阿婆某姨在后面呼喊着他们的名字,掂着裙子追他们,上菜的公公婢子都吆喝着求人们让道,这是最没有秩序,没有礼制的一天。宴会从午时开始,一直到夜里子时,都会不断的上来饭食酒水,糕点零嘴,午庭内表演结束,就会有孩子们的戏耍妙语,年轻人的舞剑,妃子们的琵琶玉笛,就连左相的阮也上阵了。娱乐从来少不了。

    大多数人几个时辰下来,就已经笑的站不稳,说话说的嗓子痛,席面杂乱,桌案歪斜,衣领翻着,鞋子掉着,帽冠歪着,却都高兴的不愿离开,仍然愿意笑着,说着,看着,指点着。什么拯救危亡,那是皇帝的事,可如今皇帝,却在忙着和那些不需要管王朝的人一起吃饭,划拳。听说这叫策略,帝王之策。怎么说都觉着令人费解。

    仲秋宴每日午时开始,一共三天,离得远的,类似周隐这类他国公子,就不能回憩所,这样太委屈,都会安排在客宫居住,也是特别待遇。所谓客宫,就是设在沧元宫城内的憩所。

    其实大多数人是不相识的,从廊头走一圈,大概是近几百步,期间曲曲弯弯什么都没办法合算,这个撞着了,那个扶一下,这个道一句,那个说两句,就能熟络起来。

    而叫周隐新认识的,就是他邻桌的那位公子郎君,全名为明淑卿,字耐渊,是沧元都四大家族之中第二明氏的嫡系三郎君。

    说起四大家族,就必须要谈谈这公羊氏、明氏、白氏、以及亓官氏。公羊氏北方而来,祖上是西越边陲骏农国的流民,几经辗转来到沧元都,那时的沧元都还不是沧元帝都,他们经商设书馆为生,最后因为把瞿帝的人生作为列传发布后引起轰动,瞿帝感动,御封他们公羊家世代为史官,最高嫡子世袭大史一职,直到昌帝之时才改掉世袭一礼,变为公羊家有贤能者可为大史。

    而公羊家也向来能人贤臣辈出,常常因为要任用谁而使皇帝焦头烂额,每每都期望公羊大史可以长寿百年,省的总是任命,心下纠结。

    公羊家着实争气,最小的官员也是起居舍人。整个史官有三分之二的人都姓公羊,但从他们的笔法流识以及模式来看,没人比得上公羊氏。

    正因为他们捏着历史的笔尖,而显得着实值得敬畏,乃至尊崇。

    再说,就是明氏。大瞿历史上有名的将士之家,从瞿帝创朝,到现如今的蔚帝,明家世代守护着沧元都,手里握着皇羽军的权力,家中的孩子长辈在朝任官之数量仅次于公羊家。

    家里总有子弟能够入朝,最好做过龙虎大元帅,次的,也要有一个巡防营的势力。但常常会把他们的力量分开,这是皇帝常常使用的方法。也叫帝王之策。

    自昌帝来,明氏永远要派一位嫡子到大瞿中原之地乌月郡的乌月关镇守。这一镇守,便是一辈子。

    除了丁艰、重大国节、父母大寿,那是不能轻旨回来的。担任此行的往往是嫡二子,或者若是只有一个弟子之时,就派庶子头生的,去完成使命。

    这只是一旁势力,明氏握着皇羽军,如今皇羽军头领左卫御将军是明氏,右卫御将军是由左相举荐来的地方武夫担任,那人顺着武方试一路到了沧元宫城门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