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 屁屁决定思维

    中立清流李标来宗道,顺势进入内阁,令朝堂势力再次达成了微妙的平衡。

    高攀龙很庆幸曾经勠力拉拢的袁可立仍然选择在登莱为帅,而不是奉诏回京进入内阁做天启皇帝身边的辅臣。

    这也令他深思熟虑之后,放弃了对李标来宗道的攻讦,他原本确实是有这个打算的,即便权阉当道之时,若非中立派在中间起到了缓冲作用,东林将会被打压得更加厉害,能否在权阉倒台之后再度掌控朝政,还很两说。

    高攀龙站在他东林魁首的位置上如此思忖,唯独重真站在大明信王的高位之上看清,这便是天启帝王平衡朝堂势力的手段。

    这便是这个被抹黑为木匠皇帝的人,所展现出来的智慧。

    如果单纯从粮食的收成上来看,大明依然是那个熙熙攘攘的大明。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按照历史进程,这个时段里的社会繁荣度与之后十几二十年的任何时间相比,都称得上是欣欣向荣。

    当李自成、张献忠等人彻底坐大之后,杀富豪,杀官吏,与朝廷进行了殊死的斗争,这些斗争不是上网玩对战游戏,一波兵死光了另一波兵就会生成。

    彼此之间消耗的都是生命,且大多都是会种地能种地的农民。

    民以食为天,社会的发展无论如何都是建立在吃饱饭的基础之上的。

    等到后金入关,扬州、嘉定、江阴、江南、东南……

    十日、三屠,还有许多历史记载的,没记载的,常人知道的,不知道的……

    这个族群对于大明遗留下来的华夏百姓唯一说话的方式,便是举起手中的刀子,不听话,不缴税,不剃发,甚至说错话,便是杀……

    有许多后世的学者都认为,明亡清兴,是一部建立在汉家血泪之上的悲惨史书。当年明月是这么认为的,重真不是学者,但也是这么认为的。

    王朝的更迭本身就充满着无尽的残酷,明清交替,尤其惨烈。否则,以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后金,也不可能打破“胡人无百年国运”的怪圈。

    “所有觉得后金比大明好的人,只要用时光机让他穿越到这个时代,就一切都明白了。”

    重真微笑,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