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五十四章 黄台吉偏执的双刃剑

    重真在木盆里洗尽了手,便从闻讯敢来的周吉手上,接过那杯温热的加了一片黄芪的水,一饮而尽。

    温水与黄芪的温热被年轻的身躯所吸收,迅速地化作一股暖流,顿时便让重真恢复了精神,饥饿感就瞬间便袭遍了全身。

    深知他习惯的黄小二,适时将一盆温热的饭食端了过来。

    重真二话不说,捧起便吃。

    他倒是吃得稀里哗啦,丝毫不忌,却苦了旁边看的人。

    锦衣玉食惯了的吴三桂更是看得阵阵欲呕,既鄙夷重真的口味之重,又在内心深处升起了一股由衷的敬畏来:“这家伙,能在血腥味极重的伤营进食,当真是个狠人啊,某多有不及也。”

    外城丢了,但是锦州的关宁军却并没有丝毫气馁,反而更加斗志昂扬。

    一是因为在外城被攻陷的过程当中,左辅老将军毅然顶了上去。

    如此热血的行径,简直让每一名将士由衷地感到钦佩,同时也从内心深处迸发出了一股坚决守城,斗争到底的信念来。

    二来,在外城事先的过程当中,建奴并没有占得多少便宜,反而在张吉莆、黄重真、吴三桂等将领的支援之下,死伤了一大片。

    就连二三十名女真族最为悍勇的白甲兵,都在追入瓮城之后,便以一种极为憋屈的方式,被尽数斩杀了。

    再者,受创三十八处的左辅老将军,于第二日便醒了过来,虽然十分虚弱,却犹如一种代表着精神支柱的象征那样,给予了锦州关宁军极大的鼓励。

    第四,三面环敌的外城失陷,代表着锦州城的战线得以极大地收缩,终于能够形成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军事坚城,不留一点儿破绽,不给建奴丝毫可趁之机了。

    第五,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建奴无法长期地占据外城,甚至无法以外城作为指挥的场地,更无法集结兵力,以此为跳板攻打永安门。

    相反,永安门上的红衣大炮,却能轰击外城的任何一个角落。

    这圈在纪用眼中形同鸡肋,又被建奴当作攻陷锦州的最好突破口的外城,本就是袁崇焕的一次尝试。

    是他在拒绝了重真“直接修筑大凌河堡”的建议之后,为了不让这个后起之秀的积极性遭受打击,从而在派遣祖大寿修筑锦州之时,所采纳的创新设计。

    其创新程度,与后金的循规守旧形成了鲜明对比。

    同时,也可以收拢周吉等老锦州人氏的军心,一举两得。

    便连黄重真都不得不感叹:“当真是头没有学过心理学,却深谙人之心理的老狐狸,在下佩服!”

    守卫外城的过程虽然十分惊险,但是一战而让阿善所统御的后金两红旗,虽不至于伤筋动骨,却无疑损失惨重,便都是值得的。

    阿善也似乎知道自己,非但无法通过这圈大半已变成了废墟的锦州唯一外城,去攻打其后的永安门,并且便连真正意义上的占据,都无法长期保持。

    但是有一点他却是极为自信的,那便是锦州的关宁军也无法在短时间内,便将这片被圈在锦州城池范围内的地方,从自己的手上夺回去。

    然而,就在阿善指挥着麾下的两红旗,不顾伤亡勠力攻城,甚至冒着被红衣大炮轰击的危险,登上外城城墙观察战场,以便更好地指挥作战的时候。

    本该与之形成战略呼应攻打锦州镇北门的莽古泰,竟选择了冷眼旁观。

    从而,被胆大心细的黄宗羲从中调度,对永安门进行了极为有力的支援,硬生生地将阿善拼着巨大伤亡创造出来的攻势,给打压了下去。

    得知这些军情之后,自诩八王之中最为温文尔雅的阿善,气得跳脚骂娘,差点儿就想亲自去往两蓝旗的军寨质问莽古泰了。

    最后出于对大局的考虑,终究放弃了这一只能解一时之气,却无关后金团结的念头。

    他将自己攻破了锦州东门的外城,还差点儿攻入永安门的战报,以快马送给正在往宁远急行军的黄台吉,希望能让之回心转意,回师锦州,继续围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