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传说中的历史疑团——天启大爆炸(日万求关)

    “别担心,陛下也知晓这并非你我之过,又深知火器乃至克制后金步骑的最大利器,故而非但并无怪罪,还欲邀请您秘密前往京师,行临场指导之责呢。”

    “这……大帅可真折煞标下了,陛下也太过抬爱了。标下能取得这些成绩,不还是大帅您老人家统帅有方么?”

    “嗯,本帅也是这么认为的,你有自知之明便好。”袁崇焕理所当然地点点头,对于这些大大小小的功劳,照单全收。

    黄重真暗叹仅是一场宁远大捷,便令之在初衷里面掺杂了如此多的个人情感,若是再来一场宁锦大捷,还不得骄傲地飘到天上去?

    要知道这些胜利虽与他的统帅直接挂钩,却也是底下将士一刀一枪,一铳一炮拼出来的。

    若无将士们不顾生死地与凶狠的女真人硬刚,你袁大帅守卫宁远之心便是再坚定,那也只是一根光杆司令。

    黄重真有心去改变这位临死都认为自己没错的大帅,却又深知人心才是这个世界上最难移动的,只好迅速地暗自吐槽一番。

    忽然灵机一动,道:“大帅,标下突然觉得,我们在蓟辽防线这件事情上,也可以稍微猥琐一点儿。”

    “啥意思?走魏忠贤的门路?”

    “正是。”

    “这……合适么?本帅可是个读书人,正儿八经的进士出身,又是孙师门生。

    恩师在权阉所编撰的《东林点将录》中,乃是地短星出林龙大学士呢,乃是权阉欲除之而后快的死对头。

    某若走了其中的门路,岂不是令恩师蒙羞?恩师年纪大了,被某气煞都有可能。故而……此事……万万不……可……”

    黄重真情知袁崇焕绕来绕去,到了最后更是几乎一字一顿,便是在给自己说服他的机会,换句话说,其实就是不肯背这个锅,而照例想要自己去背。

    因此,他心中大骂其无耻,但出于家国情怀,还是义正言辞地说道:“袁帅为国为民之心日月可昭,大丈夫行事但求问心无愧,管那么多做什么。”

    “嗯,其实也不是不可以啦……”

    袁崇焕对他善解人意的灵敏劲儿非常满意,当即稍作犹豫,便欣然应允,不过却千叮咛万嘱咐道:“此事入得你耳,天知地知,万不可叫别人知晓。”

    黄重真对于照拂领导面子这种事儿,简直就是驾轻就熟,笑道:“您就放心吧,托魏忠贤转呈的折子,便由标下执笔吧。”

    “你一个小兵……不是,本帅是说,你一个小小的守备,还会写奏疏?虽然你那长短句写得还不错,但诗词毕竟只是小道尔,你见过奏疏长啥样儿么?”

    袁崇焕虽然及时改口了,却仍满脸不信地斜睨着重真。

    黄重真哈哈一笑,道:“自然不可能洋洋洒洒,万言成疏,却只为引出一句轻飘飘的谏言。”

    袁崇焕当即怒道:“你在嘲讽本帅尽说废话?”

    黄重真嘿嘿笑道:“您可别误会,标下说得乃是朝中的兖兖诸公。袁帅出品,定当字字珠玑,必属精品。”

    “这还差不多。所携物品及随行人员,本帅自会准备妥当。你既如此自负,这便去写你的折子吧,本帅给你三日为限,可够?”

    “足矣。标下告退。”黄重真点点头后行了一礼,便退出了这个熟悉的书房。

    其实写一篇上万字的议论文,一日便足够了,但为了照顾袁崇焕的自尊心,便再低调一些吧,毕竟低调才是最牛皮的炫耀嘛。

    来到大明已经快一年了,除了极北之林外,黄重真去过最远的地方便是沈阳,再去马兰峪遵化等地旅了个游,大部分的时间,仍只是在关宁之地徘徊,连京师的影子都没看到过。

    虽然黄重真明知,越是天子脚下,便越是藏污纳垢,暗流汹涌。

    但是为了守住大明,这颗已被层层蛛网笼罩其中的心脏,他是一定要接触一番,深入了解一下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