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天启七年的除夕意义非凡

    这是重真小的时候,在那所“斯民小学堂”念书之时,所学的课文。

    他还记得他的老师——一个戴着眼镜的斯斯文文,瘦瘦弱弱的而立中年,浅笑着跟同学们说:“沈从文先生文字的最大特点就是细腻,同学们一定要多读读。”

    那是重真内心深处最为久远的记忆,穿越了空间与时光,不死不灭。

    一如养父、徐渭师尊,或平凡或伟大,始终埋葬在他的心田。

    经年之后,或许还会加上天启——这个欲将大明“奉天承运皇帝”的权势地位以及责任担当,全部传承给他的瘦高男子。

    与小时候一样,重真分外期盼天启七年接下来的二十几天日子,能够过得快一些,再快一些,其期盼程度已远超小时候对于新衣服和压岁钱的渴望。

    “若天启撑到天启八年,那么大明,还会是那个大明吗?辽东、西北、东南、西南,整个华夏乃至全世界的局势,会否因此而牵一发而动全身呢?”

    这是可知未来的重真,也无法最终确定的历史命题——如果。

    腊八节在其乐融融之中,很快就过去了。

    华夏人继续怀揣着对于新年的向往,期待大年二十三——小年夜的到来。

    重真无疑是全华夏人中近段时间最为紧张的那一个,远超陕西关中渭北于今年七年起义的王二,以及打算于过完年之后起兵响应王二的府谷县农王嘉胤。

    随着在华夏民间住了将近一年的灶神被恭送上天,去向玉皇大帝禀告华夏大地上各户百姓的生活,华夏大地上的年味就更加浓郁了。

    就连西北的官兵与流民,都很有默契般的暂时停止了“你追我逃,你走我来”,而是开始准备过年的诸多事宜——扫尘、祭灶,以及最重要的准备年货。

    所谓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这一天晚上,无数游历于华夏大地的游子们,思念着自己的家乡,家乡的亲人,格外思念那位始终依身门框,殷切期盼的人儿——母亲。

    为了弥补心中对于母亲的遗憾,重真的这一天,是在刘太后那里渡过的。

    陪伴着她老人家,温馨愉快地渡过了一整天。

    哪怕是老人家照例小半个时辰的午睡时间,他也于外间打坐,未曾离开。

    入夜了,重真又替老人家做了一顿很丰盛但却绝不奢华的晚餐。

    老家人贤良淑德,清心寡欲,与世无争,早就养成了过午不食的习惯。

    但是为了重真那片像儿子赛过孙儿的孝心,还是尝了不少,其余的则全部进了重真的大胃。

    吃过晚餐,重真本想回到天启那里去,继续守护着他,寸步不离,直到天启七年的守岁到来,直到见到天启八年第一天——春节的阳光,洒遍华夏大地。

    但天启居然在张皇后的搀扶之下,居然也摸了过来。

    于是重真便又开始煮水泡茶,绿茶毕竟有些伤胃,因此重真所泡的乃是功夫茶,所选取的茶叶,也是由那座江南古镇里古老传承的——越红香茗。

    汤杯、干壶、奉茶、品茶,连串的动作如行云流水。

    天启最喜欢的,仍是重真那将第一泡的茶水,肆意地浇灌于茶具之上的动作,如此的不羁放纵,令之产生了“幽并游侠儿”的辽阔胸怀。

    天启捏住那小小的精美茶盏,举起来以茶代酒敬了敬刘太后,微仰头便一饮而尽,重真为之续杯,天启再一口喝干,重真再次续杯。

    天启一连喝了三杯,轻轻地放下茶盏道:“好茶,不亚于进贡的正山小种。”

    重真笑着解释道:“此茶名曰越红香茗,制作之法乃是传承自绍兴府一个名叫西施故里的县城,正所谓越红香茗,西施美人。早先,是其乡民将深山里的茶叶采摘回家之后,再通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个步骤,制作而成,其茶性比之吾皇常喝的绿茶,温润不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