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辽东的森林

    孙元化这员感性的儒将顿时眼含热泪,却又哈哈大笑道:“是啊是啊,普天之下除了大炮,便也唯有这只大蝗虫蒸馏而出的烧刀子,才能入得了某家的法眼了。啥也别说了,先喝完这一杯。”

    说着,抓起酒壶便斟满酒杯,仰头便已一饮而尽,那猛然的姿态,豪迈得一塌糊涂,丝毫不像一介文员。

    便是因此,黄重真这群底层丘八才能与他打得火热,并且发自内心地爱戴敬佩,见状便纷纷举杯,与他饮满此杯。

    孙元化却还不过瘾,大叫了一声“好酒”,便又道:“来来来,喝完这杯,还有三杯。”

    店小二早已很有眼力见地补齐了酒杯,已有了五六分醉意的张盘等人,自是杯到酒干,奉陪到底。

    唯独黄重真觉得,这家伙就是贪杯,并且觉得这台词有些熟悉。

    心中一动,灵感一来。

    他那极富磁性的少年嗓音,便已开口唱道:“让我将你心儿摘下,试着将它慢慢融化,看我在你心中是否仍完美无瑕;是否依然对我丝丝牵挂,依然爱我无法自拔,心中是否有我未曾到过的地方啊。

    那里湖面总是澄清,那里空气充满宁静,雪白明月照着大地,藏着你最深处的秘密。或许我不该问,让你平静的心再起涟漪,只是爱你的心超出了界限,我想拥有你所有一切……

    一首《辽东的森林》送给大家,献丑了,献丑了。”

    简约而又极富音律的节奏,简单而又隐含深意的歌词,透过一副带有磁性的少年嗓表达出来,立刻便让在场之人沉浸其中,如痴如醉,不可自拔。

    待熟悉了节奏之后,店里店外所有听闻之人,更是轻拍桌子,或者轻轻鼓掌,为其打起节奏来,便连张盘这个从不知音律为何物的糙汉,都没能例外。

    一曲终了,黄重真脸不红气不喘地将这首后世传承百年的经典歌曲,改了两个字,便据为了己有,别说,还真挺贴切的。

    这个时代的辽东,确实也拥有着这般歌词中所写的这般美景。

    并且将“挪威”改成大明的辽东,更加符合这个时代悬于大明王朝大多数人心中的主旋律,也更加贴近关宁少年们深沉细腻的内心,以及对于故土的感情。

    店小二与门口的迎宾小厮,尚自摇头晃脑地沉醉于其中。

    心思灵敏的掌柜,却已快步走到柜台旁边,提笔便凭借长年记账所练就的过人记忆,用一手漂亮的行草,直接便将歌词记录在了账本之上。

    身为来自江南的资深掌柜,江南的靡靡之音他早已听腻,又深悉十里秦淮的生意已越来越难做了,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这才有主家将生意开拓至京师的壮举。

    这首闻所未闻的潇洒新词,若是献于主家,想来定能如一艘新投入秦淮河的画舫一般,泛起层层涟漪。

    说不定经过主家的精心宣扬,还能开创出一个新的流派呢。

    念及此处,掌柜心中火热,双目灼灼地望向店内的这拨唯一客人,尤其是那个又黑又高又壮,如同刀切斧凿般的国字型脸庞,连笑起来都透着一股子坚毅味道的少年小兵。

    孙元化也很快便回神过来,由衷地感慨道:“先是一手精湛的开炮之术,再是出神入化的蒸馏酿酒之术。

    当所有人都认为你只是一个破落书香门第的丘八之时,你一首长短句,借着一名孺子之口自北而来,以极快的速度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河上下。

    其豪迈之气势,立刻便将大明文坛中的靡靡之音冲击得七零八落,更将吾辈文士羞辱得体无完肤。

    若之前某还有所疑虑,认为彼黄重真非是你这只大蝗虫,而今亲耳听闻这首音律新词,便是确信无疑,你抚顺黄氏,不愧累世书香之名。

    尔一介自抚顺仓惶出逃的黄口小儿,在来到山海关被孙师袁帅收拢之前,在奴酋犁庭扫穴般的攻略之下,不被杀死也足以被风雪冻死好多次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