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中秋辽东秋意甚浓

    农历八月的最后一个夜晚,一群汉家少年围着一个充满韵味的女真贵妇,有说有笑地吃过晚饭,正将粗糙的大碗茶当作香茗细细品尝着。

    突然,便瞥见本来好好地趴在门口,悠闲地甩着狗耳朵打瞌睡的二狗,蓦然起身便朝着朱漆大门狂吠起来。

    紧接着,一群穿着原始且面色狰狞的女真旗人,便恶狠狠地闯了进来。

    “你们是什么人?”吴三桂俨然将这太平别院当作了自己的家,站起来戟指喝道。

    黄重真祖大乐等人放下茶碗,也都站起来盯着他们。

    “此乃我们女真正白旗内部的事情,与尔等汉家子无关,还请不要多管闲事。”为首的一个女真旗人还知道先礼后兵,朝黄重真祖大乐抱了抱拳。

    说着,便用力地挥了挥手,其身后那群凶狠的正白旗人,便凶神恶煞地走上前来,倒是没有去为难阿黄,而是径自绑走了阿济根。

    整个过程没有丝毫拖泥带水,堪称简单粗暴。

    而阿济根对此,竟也没有反抗,只是在临去之前,向黄重真和众多的少年壮士,投去了一个五味杂陈的眼神,有苦涩,有感激,有不舍,也有遗憾。

    少年们看向黄重真与祖大乐,祖大乐也歪头看着前者。

    “这的确是人家的家事,但也可以说成是国事,我们乃大明使者,确实无权干涉别国内部的家政之事。

    这一点,若尔等以后有机会涉及外交方面的事物,一定要谨记,轻易不要对别国的这些地方指指点点,甚至横加指责。

    因为,此乃我华夏自古以来的美德,我们没兴趣去管别的国家内部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毕竟,

    我华夏自汉武帝开始,对于外交便只有一个准则——打到他认输,乃至灭国为之。

    我大明成祖亦有祖训——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不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黄重真这个十七岁的少年,以两世为人的丰厚经历说出来的这番话,分外地有分量,听闻者无不郑重点头,若有所思。

    唯独吴三桂好像啥都没有听进去,兀自沉浸在自己的少年情绪里。

    只见他宽阔的额头青筋凸起,双拳紧握,似乎很想冲上去打倒那些凶神恶煞的女真旗人,从而将这个让他垂涎欲滴的女真贵族女子,给解救下来。

    但是,他那双拳握紧了又松开,松开了又握紧。

    那份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勇气,终究还是差了那么一丝丝,倒成了他心头的一大遗憾,一个久久都不能释怀的心结。

    所谓的太平别院,虽住着五十三号特爱瞎咧咧的少年郎,以及一只有事没事就爱仰天长啸装狼王的二狗,却于这最后一夜,终因困居于此的一个女人离去,从而彻底地沉寂了下去。

    黄台吉承袭后金汗位之后,扩建沈阳故宫。

    此处便摇身一变,成了巍巍宫殿中冰冷的一角。

    然而,女真人也是很快便发现,随着大金在黄台吉的励精图治下越发兴盛,以故宫为中心的沈阳城也变得越来越繁华。

    便是戒备森严的故宫之中,每天都是人来人往,官员上殿,军情往来,好不热闹,却唯独此处,似乎始终都与朝气蓬勃的沈阳格格不入。

    便是炎夏时节,但凡途径此处者,便能感到一股淡淡的寒气袭遍全身,哪怕是气血再旺盛的女真人来到此地,也都无法抵挡这股寒气,无法待得长久。

    好些能在白山黑水间与熊瞎子搏斗的汉子,在莫名其妙来到此处之后,甚至都一病不起,最终在瑟瑟发抖中郁郁而终。

    细思之下,竟都是那日晚间将阿济根绑走的正白旗旗人。

    于是,这个可怜女人不服殉葬,亡魂作祟太平冷宫的说法,便不胫而走。

    黄台吉自诩此事做得确实过分了些,但堂堂后金汗国的第二任大汗,并即将晋身为满清皇帝的存在,岂能轻易认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