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如何铸就关宁军魂

    在这月余之中,袁崇焕与四大守将虽然卯足了劲儿,然而既要支持觉华岛的重建,又要恢复宁远的兵力,朝廷下拨的资源,实在是捉襟见肘。

    军队的重建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因此原本能被挤得满满当当的宁远校场,今日却显得有点儿空旷,个别方阵更是仍然成建制地消失着。

    这令黄重真颇为唏嘘,却也不作他想,谁叫战争本身就是一件残酷到令人痛心事情呢?它会剥夺许多人最珍贵的东西。

    但许多时候,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似乎也只有战争了,尤其是在世界秩序尚未形成的明末,通过战争奠定华夏立于世界之巅的基础,也正当时。

    毕竟就黄重真所知,在人类世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分水岭作用的大航海与文艺复兴时代,已基本结束了。

    西方世界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再过百年便要开始了。

    在之前的数千年间,始终立于世界文明史顶端的华夏,若不能抓住这个时机,烈火锻血,浴火重生,若仍旧抱着“封建”这块即将被无情击碎的砖。

    那么迟早有一天,便会被那些曾经不屑于顾之红夷的坚船利炮,轰开国门。

    届时,华夏若要不被那些弹丸般的效果不断欺辱,便要耗费上百年近乎屈辱的历程,不断推翻压在身上的三座大山,不断超过自我,才能重新独力自主。

    在这个时代,自然不会有人能有黄重真这样深刻的认知。

    点将鼓打断了重真的沉思,在四大守将的陪衬之中,随着袁崇焕的一声令下,奇特的就餐形式便开始了。

    黄重真不得不承认,这家伙练兵的方式,的确也是别具一格的。

    手快有手慢无的吃饭方式,当真是能令人忘记一切的烦恼。

    当个人的力量不足以抢到粮食的时候,血战余生的宁远战士们,便在各自基层武官的率领之下,三五成群,掩护配合,开始了团队抢夺。

    当然,若有粮食因争抢而洒落在地,那么双方都必须一粒粒地捡起来吃干净。

    这样的练兵方法,黄重真尚是首次听闻,可以说是十分残酷,一个不慎还会在彼此之间埋下仇视。

    然而事实却完全相反,效果竟出奇得好。

    关宁将士本着友谊第二,干饭第一的精神,无不将自己锻炼得极为强壮。

    炮兵的粮食没人敢抢,因为有一个既会开炮又会手术的少年,谁都想搞好关系,战事激烈时支援几枚炮弹,或重伤之后得到救治,都是令人相当期盼的。

    这令很想加入其中的炮王大蝗虫很是失落,禁不住跃跃欲试,但在大家的联合抵制之下,还是没能如愿。

    便只好无所事事与**们蹲在校场的角落里,一边啃着馒头,一边看着好戏。

    从未享受过如此待遇的炮组成员,就像付了钱的青楼看客,大声地叫好鼓噪。

    黄重真却默默想到:“想不到这便是历史之上那支赫赫有名的铁军,铸造的方法之一,怪不得能在全辽失守的危难关头,起于微末,迅速成军。

    成功阻击后金的前进脚步,并坚守关宁长达十八年之久,使后金难越雷池半步,确实有其过人之处。规模与雏形皆已经成了,不过唯独还缺少一丝能令之一直坚持下去的军魂呀。”

    生水他是绝对不喝的,便一手抓着两个馒头啃,一手往蒸馒头的铁锅里舀水,以便战友们打完架后热气升腾,口燥舌燥,便有养生的热水可以喝。

    “有吃的就快点吃,能狼吞就狼吞,就虎咽就虎咽,别婆婆妈妈跟个娘们似的。”彪悍的祖大寿,经常这样喝骂那些想把吃的省下来,留给自己所爱之人。

    这当然是对的,因为上了战场,便谁都无法预料,是否还能把食物带给所爱之人,且只有自己吃饱了,才有力气保护所爱之人不受伤害。

    祖大寿的话,黄重真向来都是有选择地倾听并且执行的,他就着热水,一口一口,虽然不紧不慢,却也不知不觉地往嘴里塞了十来个硕大的馒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