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车吧老杨

 听着太子的话,杨羡目瞪口呆,好半天才反应过来。

 “殿、殿下……”杨羡一阵无语,忍住自己扶脑袋的冲动,深深叹了一口气,“臣告诉你这些,正是想说,陈景仁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他背后还站着整个世家啊,殿下三思啊。”

 杨羡苦苦相劝,可以看出是真的为王安考虑的。

 王安理所应当地点点头,拍拍杨羡的肩膀:“老杨,你放心吧,本宫已经三思过了,真的,四思五思也是有的,既然做了这个艰难的决定,就没打算往后退,总不能别人都找上门来了,本宫还什么都不做吧。”

 说到这里,王安眼中闪过一丝寒芒。

 既然把本宫当成猎物,就该做好猎物咬死的准备。

 殿下,您哪艰难了?

 杨羡苦笑一声,试图再挣扎一下,劝道:“殿下,哪怕不说陈景仁背后的世家,他当年就擅长借力打力,虽然致仕多年,但陈景仁的门生故旧遍布朝野,远的不说,老臣礼部就有一个侍郎以前是陈景仁的学生。”

 “真的?”王安挑眉。

 杨羡赶紧点头。

 “那感情好。”王安当即大喜,哈哈一笑,赶紧道,“既然杨尚书都知道,不如就给本宫写点你知道的名单,让本宫也好针对性布置。”

 说到这里,王安的语气已经十分认真,让杨羡忍不住沉默一瞬。

 “殿下您……”杨羡欲言又止,止言又欲,终于忍不住问道,“您要搞株连?这些人虽然是陈景仁的学生,但也不一定就完全站在陈景仁那一边,有些自己还是寒门子弟呢。殿下也不必……”

 “怎么,信不过本宫?”王安看着脸色凝重的杨羡,手指转动折扇,戏谑一笑:“本宫办事,莫非你还不放心吗?本宫要你写名单,可没有搞什么株连的打算,累都要把本宫类似,只是防备陈景仁搞什么事,本宫一点也不知道而已。”

 杨羡有些犹豫,沉吟着没有开口。

 王安趁热打铁,摇头叹息:“老杨,你也知道,现在陈景仁对本宫是了解得很,可本宫对陈景仁一点也不了解。这回火枪案其中有多少凶险你也知道,本宫要是栽了,白石滩可就办不下去了,之前和你的交易全部作废,现在我们可是一根绳上的蚂蚱,老杨,你仔细想想。”

 不得不说,王安的话正中杨羡的七寸。

 太子说得很清楚了,不管他愿不愿意,杨羡的确已经和太子站在了一艘船上。

 土地并不涉及杨羡本人的利益,但科学和儒学却切切实实和杨羡相关。

 如果科学和儒学的事情没办法妥善解决,他这个礼部尚书,迟早也干不下去,多年来的名声也得丧尽,更别说会多添多少冲突,单说白石滩那边的枪,可就不是摆着好看的……

 能和平解决,一定要和平解决!

 杨羡被说服了,打定主意,答应下来:“行,老臣可以写,不过……名单太长,恐怕要过段时间。”

 这倒不怕,你愿意写就行。

 王安逼迫杨羡写名单,并不只是为了找陈景仁的弱点,更多的,是逼迫杨羡上车。

 想要解决陈景仁,杨羡这位士林大儒的立场可以说至关重要。

 一句话,上车吧你!

 “你慢慢写,这段时间还不急。”王安脸上挂上一丝戏谑,“本宫可以给陈景仁找点事,保证他没空找本宫麻烦。”

 “是。”

 杨羡叹了口气,看着太子的表情十分纠结。

 说实话,背后卖人,并非君子所为,他也不想这么做……

 但,太子到底要怎么解决这件事,他确实也有点好奇。

 当然,最重要的,是他孙子已经开始搞土地改革了,现在他想跳车,也来不及了。

 杨羡自我安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