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一章过年观信

    南阳侯故意放重脚步,里面顿时鸦雀无声,南阳侯走进去,两个儿媳站起身来,南阳侯单独向燕燕满面春风:“英哥娘,你坐你坐,过年礼物我写出来请你看看,还要添什么家里就是借也要送往护国公府,你只管说出来交给公婆,公婆一定办来。”

    燕燕忍住别扭双手接过,公婆最近对她说话,都是“请”这样,“请”那样,燕燕还不习惯。

    南阳侯又夸了几声栾英,正眼也不看冯氏走出去。

    早在栾英功劳报上来以前,南阳侯还天天担心孙子有个闪失,一般好事多磨,好不容易出个好孙子,万一丢在西北难见祖宗,在栾英功劳报上来以后,云展没说什么,兵部尚书和二侍郎都没说什么,其它的人有谈论。

    主要是功劳大过第二名数倍,让对战争懂与不懂的人一起疑惑。

    清河侯南阳侯都算老公事,在本衙门里的官场老公事,对于仕途有门门清的地方,这一看就是舅爷发力,平西郡王府给栾英攒功劳,战功最高战功升的最快,老公事们也内心明白。

    直到这就要过年的时候,就只担心栾英这功劳被驳回,栾英因此受责难,因为闲话里有说乱报功劳的话会被调回,到这个时候盼孙子回来强扭成这风头上万万不能回来,冯氏哭了有大半年想让贵生回家,又撞到父辈忌讳的枪口上。

    南阳侯夫妻均正面拒绝接贵生回来,所以此时南阳侯对冯氏理也不理。

    而南阳侯夫妻愿意接贵生回来,就还有一个大问题,西北正式开战,派谁去混战地方接贵生回来合适?

    他家也再抽不出这么胆大的人,栾泰早就给燕燕,还有几个有点力气的人被栾景贵生带走。

    南阳侯就更懒得和冯氏多说,一来不愿意这时候接贵生,二来接不成。

    冯氏不是头回对着燕燕哭,一开始公婆听到要说,后来见到燕燕也不理会,就不再说。栾英功劳能定下来那是高兴事情,谁也不愿意和冯氏生气。

    南阳侯往回走的时候,路上见到卫王府来送年礼,他重新高兴起来。

    燕燕住的是店铺,不算正经宅院,卫王府有年礼往南阳侯府来才合适,这就燕燕收下来交给冯氏入库,南阳侯夫人也过来,把该给栾英母子的写在栾英名下,其余的才是留给自家,有婆婆在冯氏没了话,乖乖当账房。

    卫王府的人走没有多久,唐宝儿过来和燕燕说话,唐宝儿是个聪明姑娘,栾英不在京里,她更多的在燕燕回婆家时来看她,给婆婆多些光彩,南阳侯夫人见到她就笑的合不拢嘴,和燕燕与她说笑一阵子送走,看看天黑让送晚饭,燕燕也避免下半天又劝解冯氏。

    家里少了栾景贵生两个人,好似少了许多人,一家四个人同桌用饭,饭后燕燕回东边园子,冯氏回西边园子,燕燕回房后看栾景栾英书信,给他们写信,再有钟点就盘算下店铺生意或看看书,栾景近几封书信写诗给她看,名曰“请指正”,因人在其景,沙场气概在诗中,燕燕看过大乐,送给元秀看送给绿竹看,说是纨绔写的,元秀绿竹一起纳罕:“没想到他也能写出这么好的诗”,云展看过后一语中的:“他人在战场上,写身边景物再不传神的话,那才是个笑话。”

    窗外北风欺凌般穿梭,仿佛沙场征战声,燕燕觉得此情此景刚好合适重温栾景的诗,因栾英心在功劳上面,没功夫写诗。

    她一时兴起和了两首,自娱自乐起来。

    冯氏回房后就烧香拜神像,她自己从庙里请了一张神像挂在房里,每天晚上就拜个不停,看看二更到了,为表虔诚,让丫头在房外雪里摆香炉,主仆裹紧雪衣求贵生早早回来。

    她念念叨叨:“贵生从小身体弱,哪里经得起西北寒冷,听说比京里冷的多。贵生从小身体弱,哪里经得起战场上惊吓。贵生”

    冷不防雪里扑愣愣出来一个东西,忽忽哧哧的掠过,留下雪地上一道长长痕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