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让往事过去

    受春江伯府倒下消息的影响,清河侯夫人、南阳侯夫人、冯氏、临江侯夫人等纷纷在正月里焦虑得病或病情加重。

    南阳侯夫人自从栾英出生前就对燕燕好起来,为什么她也有唇亡齿寒之感,早在燕燕进门以前栾英出生以前,这些府第们相扶相帮的过了数代。

    虽在这一代的春江伯时绝交,闻听家中出事也纷纷赶去。有烙印刻在心头。

    冯氏是加重伤心,贵生送药来,冯氏流泪道:“你再不肯上进的话,春江伯府下场就是你的结局。”

    贵生道:“母亲,我已开始读书。”

    冯氏还是绝望的摇头:“好亲事你不肯要,你偏偏要名声坏了的清姐儿。”

    冯清不是京中名媛,但在庆贺栾英中秋闱回京的聚会上,贵生当众抢亲事,在栾家亲戚门里失了名声,指责贵生勾引表妹的声音,低于指责冯清勾结表哥,老亲们再扯出燕燕离府这事,冯清顺理成章的多出“肆意挑拨兄弟不和”的罪名,说冯清为姑母出气,不肯让栾英母子好过,所以哄着贵生仗着长子身份争家产。

    别说这样的朝代,出事情指责女子的多,就是后世也时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姑娘们不管前朝后世,你自己当心就好,保护好自己就好。若有多余的脾气,也没必要再接再厉的指责燕燕不和离却生个孩子。

    燕燕出嫁时就决定过这样的日子,离家别居,合适的时候生个孩子,男孩亦可女孩亦可,她按自己决定的走自己的道路。

    冯清,是说不到年幼无知这句,抛开这朝代的人早慧不说,冯清在恋上贵生以前,就知道家里定她给栾英。少年的叛逆罢了。偏偏她的祖父是表面隐忍内心里恨不能发泄到底的清河侯,清河侯愿意贵生另寻亲事,骨子里已经放弃孙女。

    冯氏不愧是她爹的女儿,又是贵生的母亲,在她看来冯清也可以放弃。她的病情一半与贵生执意定清姐儿有关,另一半原因是春江伯府子孙不上进倒下,贵生娶清姐儿全无助力,即使袭爵成功也风险颇多。

    何况冯清是导致贵生和栾英兄弟生分的根源,冯氏也这样看。

    一手扶着额头,一手捂着心口,冯氏叹气看贵生:“你怎么就不听话呢?”

    贵生火了:“母亲,我们已定亲了!您怎么还不喜欢表妹呢!”

    他愤愤然去看书,这书要能看得进去就是怪事。这就冯氏在房里床上生气,贵生对着书分神,母子各自肚肠。

    燕燕给婆婆送药,南阳侯夫人对着她也泪流:“孩子,说起来家里亏待过你,每每有事却只能指着你支撑。”

    燕燕让她不要多想,安心养病为上,出来坐回管家务的房间颇感唏嘘,在此时回想当年,栾景当街要败坏元秀名声,一块帕子变成调戏的是燕燕,栾景为的不是见色起意,他纨绔却没有纨绔到新集,他是前往报复。…

    如果表哥结怨,表弟挟刀而往,或许还会有人说一声情有可原,栾景因手里没有握刀shā • rén ,又得到一门亲事,一直被非议。

    没错,是“非议”,重点指责栾景的调戏,漠视他的报复行为。把歹毒说成情恋。

    遇事就能往情恋上套吗?

    或许栾景手里握把刀调戏,就不会有这么多的非议,会有人说一声“情有可原,坏人的情谊不值得赞同,可也有个原因出来”。

    清河侯和南阳侯双双请假往新集定亲,足够了的。

    人家儿子做错事情,老子和岳父都来了,说我们同意这亲事,你姑娘的终身我们承担了。放在这样的朝代,可以了的。

    聘礼两万多,远胜过当时祁家的家产,对于南阳侯府也不是小数目。可以了的。

    有人可能又要说了,这放在后世不行,所以你想不通。前朝后世本就规矩不同,这点还需要犯糊涂吗?这是有多糊涂才这样套。

    拿你自己左脚鞋套你右脚上,也不会合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