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总算明白过来

    不管在锦城郡王眼里的儿子得到平西郡王好东西,还是丁氏永益眼里的唐礼偏向母亲姐姐,一家人都认为唐礼大进益,这一天都很高兴。

    丁氏摆酒庆贺,锦城郡王酒醉后,这才反应过来,讪讪回丁氏房:“看我高兴的忘记,这个古董应该送给姑母先看过,她不留,我再拿着。”

    没有护国公,显然唐礼不可能得到平西郡王“厚遇”。

    丁氏暗想你总算想起来,一面安排醒酒汤,一面道:“永益已去过,姑母和元氏弟妹留下几件东西,又给带回几件,孝心到了,东西竟然没少。”

    酒醉,有时候真的是心不迷,反而很明白,锦城郡王看着烛光下丁氏尖尖的下巴,还是没有多少肉的面颊,心里也感叹,丁氏,真的是位贤妻,她操持家务井井有条,在亲戚面前也从不失礼。

    他心头一痛,丁氏对婆婆太妃也一直恭敬,是太妃不喜欢她。

    罢了,婆媳不和,是婆婆的原因,不能怪上丁氏。

    锦城郡王刚想到这里,丁氏送醒酒汤给他,慢条细语地道:“礼哥儿送回的好东西,我赏了两件给他的姨娘。”

    唐礼生母一直在丁氏身边侍候,丁氏从没亏待他,唐礼也知道自己是姨娘生,但他养在丁氏膝下,和丁氏更亲近。

    那姨娘见到唐礼时,也总是说多和县主在一起,毕竟这样更有前程。

    锦城郡王又内疚一下,丁氏自进门从不薄待下人,当年确实是金侧妃傲慢欺她。

    他动情上来:“我今儿不走了,我走不动。”

    也没有一定纠缠丁氏,丁氏让丫头侍候他,自己去睡。

    燕燕这个时候刚理好栾英送来的东西,天暖窗户开,探头看看,东厢里烛光明亮,贺宁和绿竹应该也还在整理,虽然月上中天,燕燕还是打起精神,把明天要送的整理好。

    孩子们省事,没有写成册,只写首饰多少件,古董多少件,兵器多少件。

    唐礼为什么有礼单呢,他有先生帮他写,郡王世子带的人比唐进这王世子还要多。

    燕燕刚刚誊写好,明天打算和绿竹一起送给公主过目、元秀过目,请她们喜欢的留下来,这其中有几件,栾英指名给南阳侯府的长辈,贵生也有一件,再就是清河侯夫妻也各有一件。

    有人可能又要不服气,回头想想,南阳侯清河侯一露面,就是往祁家提亲事,燕燕还奇怪不是应该跑来指责吗,结果是双双来定亲。

    燕燕对南阳侯清河侯没有太大的恶感,在她居住南阳侯府的数月中,清河侯夫人也从没有跑去说过什么,只有马家姑太太实在讨厌,曾在燕燕房里啰嗦半天。

    清河侯夫人当时是认为不给祁氏颜面,但即使她认为尊卑相差大,也是个家常妇人,也没有对着燕燕刻薄过。

    在栾英的眼里,看到的更是一片笑脸。…

    云龙送回的东西里,有栾英贺杰等人专门挑出孝敬公主和元秀的,但是燕燕也同样会把余下的送给公主和元秀留用,没理由把给南阳侯府和清河侯府的扣下来。

    燕燕一一拿出来,给南阳侯清河侯府的是个古董,给南阳侯夫人、冯氏各一件首饰,给贵生文房四宝。

    这里没有清河侯世子夫妻的礼物,也没有冯清的。

    栾英平时想得起来高二妹和她姐姐高大姑娘,甚至想得到高家时常见面的族中姑娘,想不起来冯清。

    又刻意的不想清河侯世子夫妻,因为这个舅爷一见面,就说:“英哥,在云世子面前多提舅舅。”舅母也这样说,栾英很小的时候就不喜欢他们。

    冯氏被绝对压制吓破胆,冯氏不敢啰嗦,栾英依礼,也给这个母亲一件,给的至少情愿。

    不给清河侯世子夫妻,也不用写原因给燕燕看,燕燕和栾英早就交换过看法。

    “母亲,冯家舅舅总是让我在长辈面前说他好,我不爱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