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衣锦还乡

    燕燕想不到冯氏的心思,不过,她今年也忘记栾贵生中秋以前过生日,绿竹生产日期就在中秋前,燕燕忙着陪绿竹,绿竹日子晚了,中秋那天喜信发动,不用说晚的这几天让元秀和燕燕悬心。

    贺家的杰哥出生在中秋这天,元秀和燕燕笑话贺宁科举不成,得男却成,贺宁认为这是夸奖。

    第二天,元慧洒泪拜别公主,感谢她抚养自己六年。

    九岁进京的慧姐,十五岁回乡成亲,六年里除去回家住过的半年,五年半左右居住京城,在她长大的历程里,公主确实有一席之地。

    因过年陪祖父,所以和公主过了中秋,元连夫妻及郑留根一同返乡,元慧将在腊月成亲。

    这日子是郑掌柜的早就定下,为什么定在腊月里,不管郑留根今科得不得官,和慧姐成亲都要拜祖宗,郑掌柜的意思把过年的那份也拜了,而过年拜祖宗更加郑重。

    还有,郑掌柜的一年一回家,如果留根在一年的当中成亲,郑掌柜的又要顾生意又要返乡,他怕进京的货物出错。

    就定在过年,横竖郑掌柜的也要回来,横竖族中要开祠堂,这样相对周全。

    三爷元运被摘官,汪学士所以对元连爱重连连,留元连先做京官,在镇国将军衙门里多多学习,阅历等各方面稳定下来,再放外官不迟。云展对郑留根也是这样想法,郑留根自吏部得官后,也是效力在镇国将军衙门。

    这种文官俸禄,武将衙门的事情,云展和管吏部的平王殿下扯得清楚就好,吏部尚书知趣不管。

    成亲后,明年小夫妻和元连夫妻依然回京,但是公主、元秀、燕燕绿竹赠送的嫁妆随船运往新集,好在新人出门时游街展示。

    新人有华贵的嫁妆,是这一天里的风采之一,哪怕郑留根如果一辈子做京官,嫁妆迟早还得回京,也跟随元慧上船。

    公主让云展安排一只大船,随同这大船的,想当然的有肃王府大船,锦城郡王府大船,东阳县主家的宁国郡王府大船,长河县主家的靖国郡王府大船,理王府、宪王府和唐汇的保国郡王府大船。

    小伙伴们也都是来的。

    理王世子唐诵和元慧同年,他的婚期在明年,未婚妻姜盈因和元慧婷姐熟悉了,也想吃慧姐成亲喜酒,也跟来。

    出京的时候掩人耳目说这一路住在敬安的大船上,出京后,这一伙子小伙伴习惯性的挤在一个大船上,方便玩耍方便吵闹,姜盈也自然的和唐诵不再避嫌。

    祖母的小宝贝儿出京,祖母宪王妃又一次跟来,在这个长辈在,除非有人刻意生嫌隙,否则无人会说姜盈闲话。

    这就宪王府大船上挤着元慧和她的小伙伴,而元连夫妻招待南阳侯清河侯和临江侯。

    胖英哥带给南阳侯府的东西说不完,郑留根和元连翁婿固定前往南阳侯府说话,有时候留下吃酒,南阳侯很愿意说说老公事的积累,郑留根翁婿则从书本上谈谈是非的对错,如果能避免的话,不让南阳侯府再办错事。…

    比如那年祁西带着子弟们进京赶考,结果看门的人一路怠慢,这种是非不应再出现。

    南阳侯当郑秀才是个忘年交,知己成亲,他当然要来。清河侯一直拉扯大家,南阳侯有时候挺心疼清河侯,时常让人请清河侯前来,一同谈天说地。清河侯就也欣然出京庆贺,临江侯是硬凑上来的。

    新集军营“如临大敌”,来太多贵人,安全防护是第一要事,云展又调来远些的驻军,免得新集军营压力过大。

    新集周边就是村落,往外扩建没有可能,临时搭建些房屋倒可以,元慧他们船刚离京,新集周围叮当声响起,准备一些房屋招待人。

    祁东事先收到甄氏信,跑来跑去的张罗空仓库,好给慧姐放嫁妆。郑丁氏和她老爹忙里忙外准备元慧小夫妻爱的饮食,也是起早贪黑。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