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这天下是谁的

    “我是二甲第一名。”

    祁越放声狂呼,仿佛向着所有的不公平呐喊。擂台下的权三将军正要为他喝一声彩,祁越往后倒地。

    元远飞快来检查,虽然是两年多军医自学成才,也一眼找出原因,祁越的两个肩头肿出多高,把他的衣裳撑了起来,夹住祁越的脖子,看上去越哥天生没脖子模样。

    又是心疼,又是生气,蹲在祁越身边的元远,一手扶着祁越,一面向着唐猛大发雷霆:“下官我知道自郡王起,你们都不喜欢我们内陆的人,闲着没事就想撵我们走。可这天下是朝廷的!越哥他是朝廷命官!你们怎么敢下这样的黑手!”

    文人留的印象大多斯文柔弱,之乎者也是他们的强项。但是真正具备一身正气的文人雷霆大作时,正气仿佛雷霆遍天地,没有人敢轻视。

    唐猛三兄弟也从没有认为元远是个小小官员,镇国将军的岳父,这名头可比钦差还强。而三兄弟也没打算造反,只想采祖宗之长补自己之短,继续在西北心里快活的打仗。

    心里快活。

    文官武将贩夫走卒都需要。

    当官要心里快活,鞠躬尽瘁时后背悬把冤案的刀,指不定哪天就落下来,这官谁还愿当?武将尽忠沙场时,说不好脑袋上有个“叛国”名头,这仗谁还愿打?就是卖炊饼的起早贪黑做出来,你可以不买,买完吃完说白面是杂面,这种日子卖炊饼的也不愿意。

    看似平西郡王三兄弟要的不多,其实杜绝监管事情严重,而生死当头,也不能怨他们自祖上到这一代继续保命。

    一个体制出了问题,引出后面无数的问题。

    这就造成元远来到西北的时候,起初步步艰难,但是真正办事的人到任何地方都受欢迎,花天宇和整个固西城现在离不开元远,他除去是军医,还代写一切公文,在前任衙门办事顶缸受气而分功劳就想不到的元远,练出扎实的公文功底。

    而再想想元远来到西北,其实也是有一个体制出了问题,省里急命调去西北补缺的官员,本来不是他。

    在衙门里办事、有错就顶缸受气、分功劳永远被漠视的元远,他在省里官员眼里没有一席之地,省里官员想不到他。

    守疆尽职的平西郡王三兄弟和元远能遇到,正因为这一个又一个的体制出了问题,现在变成负负得正。

    他们双方都是忠诚的人,至少凡事得讲讲道理。

    面对元远的责难,“天下是朝廷的”,唐猛瞬间严肃。

    在这样的朝代有这样的思维并不奇怪,如果有人提出异议的话大可不必,这是这样的朝代,不是后世的民主社会,这样朝代的中心思想就是尽忠于君王,也因此也会有尽忠于国家尽忠于百姓的话出来。

    不管君王当道还是民主当道,百姓永远是国家的基石。

    唐猛就承认元远的话有道理,这天下是朝廷的,但是在这句话里被勾起家传心事的猛国公,幽幽的回道:“这天下也是黎民的。”

    “呃有理。”元远也是讲道理的人,没有想到唐猛会这样回的他愕然了,随后怒火熄灭大半,国公的话也有道理。

    他不再指责唐猛,而是让祁堂宋劲讨来担架,把祁越送回去。手扶担架跟着走的元远,在自己的吆喝声里:“慢着,慢慢,再慢点,他伤的重“在擂台下越走越远。

    擂台的上面,自祁越放声高呼他是二甲第一名时就停下的雷重、计全和孟广三个人面面相觑,面对唐猛一起不服气上来:”这是西北,这是比武擂台,凭什么比科举名次!“

    比看书,谁不会?

    谁的肚子里不是兵书扎堆,还伴着阅读和书写时的满满笔墨。郡王不重科举,小将军们从不往科举上露脸,担心科举得到名次,入了朝廷的眼,把他们分出西北可就不好。

    这是”比武“招亲的擂台,这又不是科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