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师

 这侯勋杰因为有帝师的身份,所以尽管告老还乡回到杭州,可当地的官员还是对其十分敬重。

 而侯勋杰在回到杭州之后,在城西买了一座宅子,平日里深居简出,行事颇为低调。

 这侯勋杰有个儿子,名为侯玉成。

 在他年少的时候,侯勋杰也想过让他考取功名,日后若是父子能同朝为官,倒是也能成为一段佳话。

 可是,这侯玉成却生性不喜读书,家里前后请了四五个教书先生,每个都教不满三日便被气走了。

 最后,无奈之下侯勋杰亲自教他,可惜的是,这侯玉成还是左耳进右耳出。

 再加上朝中事务繁忙,侯勋杰很难有那么多时间用在侯玉成的身上。

 在多番教导无果之后,侯勋杰最后也只能无奈放弃了。

 因为不喜欢京城的生活,过了没多久,侯玉成便回到了杭州老家。

 在这里,没了侯勋杰的管教,侯玉成更加肆无忌惮了。

 仗着父亲在朝中为官,这侯玉成在杭州可以说是无法无天。

 特别是在先皇登基后,侯勋杰的地位大大的提升,就连当时的浙江巡抚都对侯玉成十分客气。

 在稍稍大了一些之后,这侯玉成也觉得每天这般混着好像也有些无趣。

 于是他便想要做买卖赚些银子。

 其实,那个时候侯勋杰担心侯玉成会乱来,所以定期给他的银子并不多。

 身边没有足够的银子,这让侯玉成十分难受。

 特别是在见到一些富户的公子,他们见到自己都要远远的躲开,可是他们却有大把的银子可以花天酒地,所以,这侯玉成也萌生了做买卖的念头。

 其实,在刚刚建立大梁的时候,朝廷是不许官员做买卖的。

 据说有次一条,也是因为前朝不少官员从商,导致寻常百姓苦不堪言。

 而那个时候,大梁刚刚建立,朝中的官员都得到了不少封赏。

 而且,他们忙活了大半辈子,也不想再折腾了,自然对朝廷这样的要求没有异议。

 不过,时间一长,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

 这些官员觉得朝廷的俸银偏低,有时候一些应酬,很容易就将数月的俸银都花出去了。

 只不过,这时候朝局安定,这些大臣们也不敢公然违抗这条朝规。

 所以,他们便让自己的亲戚出面做买卖,而这些大臣自己却是躲在暗处当东家。

 实际上,这样的现象对于朝廷和这些大臣来说,彼此都心照不宣。

 不过,这样的事毕竟还是见不得光。

 所以,一来,这些大臣很少会主动提及此事,甚至还会尽量撇清跟自己的关系。

 另外,他们大部分都会找一些远亲,很少会用近亲,更不用说自己的孩子了。

 可既然已经萌生了这样的念头,侯玉成哪里还管得了这么多。

 禁不住侯玉成的软磨硬泡,侯勋杰最终还是答应了。

 只不过,侯勋杰却是要求侯玉成自己尽量不要出面,同时,他也请了一位远房表亲前来帮忙。

 而对于侯玉成来说,有了侯勋杰的点头,接下来最重要的是就是决定到底做什么买卖。

 在经过数日的仔细琢磨之后,这侯玉成决定做绸缎的买卖。

 因为在他看来,像酒楼、客栈这样的买卖实在太过辛苦,而且似乎也赚不到什么银子。

 像古玩、当铺这些倒是赚钱的行当,可是需要的本钱太多,而且,这些行当都十分考验眼力。

 侯玉成自知没有这样的本事。

 他见到城里有一些绸缎庄,而他自己本身也喜欢穿绸缎做的衣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