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佩

 陈安晏在说完之后,便拿着那块玉佩,径直走向了蔡达通他们二人。

 这玉佩价值千金,樊文清哪里肯就这么送出去。

 只见他连忙几步上前,想要拦下陈安晏。

 这位知县大人一边走一边急忙说道:“这位公子,他们二人既然得到了将军的赞赏,岂能用这块就值个几两银子的玉佩就打发了?”

 随后,他又朝着孔明城拱了拱手接着说道:“下官虽说只是一个小小的七品知县,虽无法像将军这般出手阔绰,但也真心愿意给他们一些赏赐,只不过……”

 显然,这樊文清不愿将那枚玉佩送给蔡达通叔侄,只是碍于此刻身上没有银两。

 这樊文清说到此处,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只见他再次堆起了一副笑脸,对着孔明城说道:“孔将军您看这样如何,这楼上有十几位乡绅,下官这就去向他们讨……去借三十两银子作为给他们两位的打赏!”

 “嗯?”

 听到樊文清这么说,那孔明城也朝着二楼看了过去。

 这时候,倒是有一些乡绅正在朝着下面看着。

 还没等孔明城说话,樊文清似乎想到了什么,又立刻接着说道:“将军放心,这三十两银子是下官向他们借的,下官会立下字据,回到衙门之后便会派人归还!”

 原来,他担心孔明城觉得他是想要占那些乡绅的便宜,为了避免给孔明城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便说愿意立下字据。

 可实际上,这一切都只不过是樊文清的缓兵之计。

 如今对他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先拿回那枚玉佩,至于这点银子,他倒是并没有放在心上。

 而他之所以会提出打赏三十两,主要还是因为孔明城已经通过陈安晏打赏了五十两。

 若是高过五十两,就显得对孔明城不够尊重。

 若是一样多,又会被人诟病,说是自己妄图想要跟孔明城平起平坐。

 所以,这樊文清思量之下,倒是觉得三十两这个数目比较合适。

 若是再少的话,就显得太过寒酸 了一些。

 而且,他所说的字据也不过是表面功夫而已,他可不会相信真的会有人拿着字据来找自己要银子。

 在樊文清看来,就算自己真的立下了字据,那这张字据也不会留到明天。

 毕竟,上面的那些乡绅,断然不会为了三十两银子而来找他的晦气。

 这时候,有个“懂事”的乡绅已经准备往下走,替樊文清出这银子。

 虽说只不过是小小的三十两,但他知道,这次替樊文清解了围,换回的还是那枚价值千金的玉佩,日后这樊文清必定不会亏待自己。

 可就在这个时候,那蔡达通却是连忙拱手说道:“大人,不用那么多银子!”

 到了这个时候,陈安晏越是对他客气,这蔡达通就越是觉得不安。

 在他看来,陈安晏想要通过在让樊文清给他们赏赐,来博得自己和蔡云的好感。

 因此,这蔡达通再次将那张五十两银子的银票捧到了孔明城的面前,随后才接着说道:“各位达人,我们叔侄二人卖艺卖唱至今,只敢取自己应得。所谓无功不受禄,不论是三十两还是五十两,我们都不敢染指,还请各位达人见谅!”

 蔡达通说到此处,顿了顿之后,又把那块玉佩捧了起来,对着众人接着说道:“既然大人说这枚玉佩能值几两银子,那我们叔侄二人便厚颜收下了,权当是大人给小的们的赏钱。至于那银票,还请大人收回!”

 只见他一边说着,一边就准备把那枚玉佩收起来了。

 其实对于蔡达通来说,他倒是真的以为这枚玉佩不值钱,所以他才会这么做。

 他若是知道这枚玉佩真正的价格,这蔡达通恐怕无论如何都不敢有染指的念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