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第五十三章】

  这日下朝后, 盛安帝将刑部尚书、大理寺卿及谢伯缙一道留在紫宸宫商议秋狩刺杀之事。

  线索到了魏家后停滞不前,目前只查到那批刺客的确是魏国舅夫人娘家的侄子收钱放进去的,至于是不是魏国舅或是丽妃指使的,那收钱办事的人都死光了, 魏国舅夫妇皆大喊冤枉, 表明从不知晓此事, 没有直接证据, 事情又牵扯到魏国舅, 刑部和大理寺也不敢贸然动手, 一番合计,决定将事汇报给盛安帝,由盛安帝决断。

  盛安帝心里对魏家早有不满, 可到底顾忌着丽妃母子, 舍不得下狠心, 且当下也没直接的证据,也不好直接发落魏家。

  眼见皇帝面色铁青, 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谢伯缙拱手道,“陛下,臣有事单独禀告。”

  盛安帝低头看着下首那绯红官袍的年轻男子, 沉吟片刻, 暂时挥退刑部尚书与大理寺卿。

  庄严的大殿内熏香袅袅,帝王与臣子,一个居于高位, 一个居于下首,四周一片静谧。

  良久,盛安帝才道, “爱卿有何事禀告?”

  谢伯缙敛衽肃拜,压低眉眼沉声道,“为着微臣之事,叫陛下烦忧,实属微臣之罪。陛下,有些事再查下去,牵扯太多,结果或许不尽如人意,那孙鳄和六名刺客已然伏诛,不若就到此为止罢。”

  盛安帝听出谢伯缙话中息事宁人之意,心头诧异,眯起眼深深凝视着台下的臣子,“若就此作罢,岂不是委屈了爱卿。”

  谢伯缙肃拜的姿势没有丝毫改变,背脊笔直,朗声道,“替陛下解忧,本就是臣工的分内之事,怎敢说委屈。”

  盛安帝闻言,心说谢垣那个迂腐不化的老木头生出的儿子倒是个知情知趣的。

  就在他还想说两句场面话时,下首的谢伯缙又道,“只是有件事,还请陛下听微臣一言。”

  盛安帝挑眉,这小子是以退为进?不过也好,这要这件事囫囵过去,给他些补偿也未尝不可。他放松的往椅背一靠,伸手执起茶盏,慢悠悠道,“爱卿有事便说。”

  谢伯缙道,“微臣请陛下加派人手保护三皇子回京。微臣遇上刺客尚有几分自保之力,可三皇子并无拳脚傍身,此次从北庭回京,路途遥远,关卡众多,难保不会有人暗中下手……陛下,纵然三皇子多年前以下犯上,可他到底是您的亲骨肉,还请陛下顾念几分父子之情。”

  盛安帝端着茶盏的手微微一顿,显然没想到谢伯缙所求竟是为了三皇子。

  望着下首那张年轻俊朗的脸庞,那刚毅的眉宇间一片澄明,倒叫他恍然记起自己刚登基时,谢垣那木头在他跟前起誓,说会替他守好西北,保大渊江山万年。

  谢家,势大,却也的确是忠心。

  盛安帝面露怅惘,再想到三年未见的三皇子裴青玄,那孩子虽内敛不讨喜,但在外头吃了三年苦,也足够了。就像这谢伯缙说的,到底是自己的儿子……

  他宠爱丽妃与魏家是一回事,但他们若把手伸得太长,那也是万万不能的。

  “爱卿这份忠心,朕知道了。”盛安帝和煦地抬了下手,“爱卿起来吧。”

  谢伯缙起身,盛安帝又和颜悦色的嘉勉一番,另赏赐了黄金百两及一堆补品。

  朱雀门仿佛一道壁垒,往里一步是威严森然的皇宫大内,往外一步是热闹繁华的市井街道。

  当耳畔传来小贩们富有韵律的吆喝声,谢伯缙脸上的沉郁也散了几分,修长的手指轻轻撩起宝蓝色车帘一角,外头喧闹而烟火气的街景映入眼帘。

  他本是漫不经心地看着,但看到街边卖糖画的摊子时,目光不自觉停顿两息。

  须臾,他朝车外喊道,“停车。”

  谭信隔着帘子问道,“世子爷有何吩咐?”

  谢伯缙淡淡道,“去买个糖画。”

  坐在车头的谭信愣了愣,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糖画?世子爷,您是说路边这个?”

  马车里传来男人清冷的声音,“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