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利就有弊!

    林锐继续介绍道:“九二式步兵炮,口径70毫米,高低射角:-10度至+75度。发射弹种:70毫米高爆弹榴霰弹烟幕弹。”

    “最常用的就是高爆弹,弹重三点八公斤,在这个口径的火炮当中,威力是相当不俗的。”

    “炮弹初速:198米秒,最大射程:2788米,最小射程:100米,

    运输方式:车辆畜力人力拖曳,或分解运输。”

    “这款火炮,其中最大的一个优点,就是轻。”

    “炮全重:0.212吨,也就是212公斤,414斤。在同口径的步兵炮当中,应该算是最轻的了。”

    “由于其重量轻,便于拆卸,因此运输起来,相对容易。”

    “用汽车,骡马拖曳,甚至是将其拆卸了,几个人就能把他抬走。”

    “当然了,如果是抬着他长途行军,也不太现实,毕竟有四百斤重,人抬着还是太重了。”

    “但是在作战的时候,这个优点就可以被利用了。”

    “我们甚至可以轻松的将他抬到山顶上,居高临下炮击敌人。”

    “所以这款炮,也非常适合我们,因为我们八路军,现在主要靠敌后游击战来打击小鬼子。”

    “而这款火炮,质量轻,便于拆卸,便于转移。”

    旅长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不错嘛,介绍的很详细。”

    “看来你也是做了功课的了。”

    林锐连忙说道:“我这也只是现学现卖罢了。”

    旅长微笑着说道:“那你继续吧!”

    林锐来到了旁边的一门山炮前面,拍了拍炮筒说道:“这门炮就要比九二式步兵炮要大上不少了。”

    “这是鬼子的四一式山炮,是鬼子明治四十一年研制出来的,也算是一款比较不错的山炮了。”

    “不过现在小鬼子已经研制出了更为先进的九四式山炮,用来替换四一式山炮。”

    “不过四一式山炮,在鬼子的部队当中,尤其是在小鬼子各地的守备部队当中,还是比较常见的。”

    “该炮口径75毫米,高低射界:左-8度至+25度,方向射界:左3.5度,右2.5度,放列全长:3380mm,行列全长:4152mm,全重:540公斤,初速:342公尺秒,最大射程:6000公尺,运动方式:两马挽曳,六马驮载

    炮弹种类:榴弹(5.74公斤),锥孔榴弹(3.74公斤),破甲弹(6.575公斤)。”

    “这款山炮在山西战场上也很常见,因为阎老西的太原兵工厂,曾经大量仿制过这种山炮。”

    “因此,晋绥军当中也装备了不少这款山炮,不过太原仿制的和小鬼子制造的,还是有一些差别的。”

    “而且太原沦陷之后,阎老西也造不出这种山炮了,现在他们也是损失一门少一门了。”

    “咱们八路军装备差,尤其是在重武器方面,我们没有生产能力,只能依赖缴获。”

    “所以各部队装备的炮非常的稀少,所以这款炮对于我们来说,也算是非常不错的一款山炮。”

    旅长微笑着说道:“不错,你说的够全面的了。”

    “这炮是什么?看着比这四一式山炮都要威风。”

    旅长走到了一门意大利炮面前,围着转了一圈,仔细的看了看,饶是见多识广的陈旅长,也是第一次看到这种炮。

    林锐连忙解释道:“旅长,这是意大利炮。”

    “是意大利生产的M34型山炮,其口径也是75毫米。”

    “炮管长1.557米,射角—10度到45度。炮口初速度425米,最大射程九千五百米,炮弹重6.4公斤。”

    “这款火炮也算是一款比较不错的山炮,其性能上,要远远超过小鬼子的四一式山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