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人美心善能力强

    紧接着就是分地,按照人头分,每人都分二亩地,要是有钱人家想多置办点田产的,可以去他们所在城镇新设的县衙买。

    听说等到明年开春可以种庄稼的时候,还能去官府赊种子,收获的时候再还回去,还不加利息,种的都是亩产几十石的红薯土豆。

    几十石呐,光是听听就多吓人,以后还会怕饿肚子吗?粮食产的多就算了,收的税还极低,这不就是在造福百姓吗?

    那些灾民们完全没有想到来这里之后,官府给分的东西比他们祖祖辈辈挣来的还多,就说田产,一些家里人口多的能分到一二十亩呢。

    他们来之前还在担心,背井离乡的去到一个新地方,寄人篱下的指不定要受欺负,以前祖祖辈辈努力下来攒的几亩田地现在都没了,以后可该怎么活啊。

    要是早点知道来这之后,条件这么好,他们铁定跑到比谁都快!

    光房子地这些还没够他们兴奋的过来,县衙又告诉他们一个重磅消息,免费学堂在筹办中。

    要是有学问的人想当教书先生,请去县衙接受考核,合格的话就会成为学堂的教书先生,每个月有相当不错的工钱呢。

    “这免费学堂是我想的那个意思吗?”有些人不确定的询问。

    “可不就是我们想的那个意思,免费学堂就是免费的呗,听说不仅孩子能白去读书,就连笔墨纸砚都是学堂给提供的呢。”

    “这,怎么还有这种好事?读书多贵啊,那都是贵人家的孩子才读得起的,这免费学堂一开,岂不是我们穷人家也能出几个读书人了?”

    “是真的,我来的路上向那些送我们来的本地人打听过了,说是免费学堂去年就开始办,已经教出一批批的学生,听说不止孩子能去读书,要是大人们想认字也可以进去听听,反正只要是认真求学的,都能去听课。”

    “那可不嘛,我还听说,烟杨城内不仅有免费学堂,还有个救济巷呢,专门救济那些命苦快活不下去的人,人家给吃给住,还教你谋生的手艺,我们来这真是来对了。”

    “还有还有,听说还有养老院,就是那些孩子没了的老人,等自己养活不了自己的时候,就可以去养老院,免费给养老送终,听说比养儿子都靠谱。”

    这一桩桩一件件,他们是除了震惊还是震惊,嘴巴都没能合上过,怎么会有这样的一个郡将百姓放在首位。

    拿着大把大把的银子去办学堂,办救济巷,办养老院,只是为了他们老百姓都能读得起书,让活不下去的人都能活下去,让没用的老人老有所依。

    他们这心里啊,那是感动的稀里哗啦的,心里想着殿下不愧是殿下,人美心善能力强。

    不仅治的了疫病,还能毫不吝啬的拿着银子来造福他们,心里天天能念上苏棠八百遍的好。

    逢人就说殿下的种种善事,不出几天的功夫,苏棠如何战胜疫病的事情,就传的到处都是。

    茶楼里甚至还给写成了话本,那些不知情的人,以及外地来的商人听得那叫一个津津有味。

    原来在他们不知情的情况下,殿下不顾自己的安危前去治疗疫病,这才没让疫病蔓延出来。

    间接性的也救了他们的性命,这样的事情怎么能藏着掖着呢,一定得走到哪讲到哪,让冷安国的百姓都知道殿下的好,感念殿下的恩情。

    于是苏棠发现这十万人灾民的声望值长够数之后,不仅没有慢下来,还越涨越猛,比她上次被昭告天下成为太子的时候涨的还猛。

    “这怎么回事?”坐在客厅中一边撸惊团,一边吃水果的苏棠发出疑问。

    后来还是来找她汇报工作的刘忠林给她解答的,“殿下不顾自己安危,大战疫病的事情都被写成话本传颂了,大街小巷里响起的都是夸赞殿下好的话。”

    原来是这样,苏棠倒是没有想到这一茬,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