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之前

 如同漫天的秋叶,无数黄色旌旗就这么飘落在空中,随着夕阳越落越低。

 而与此同时,茫茫黑色“叛旗”又升起在城头,给整座临川城凭添了几分如寒冬般的杀意。

 看着这一面面黑旗,城墙上的守军哪里还不明白他们已经“被迫造反”了。

 眼神或茫然、或紧张,谁都清楚这是要掉脑袋的大罪,但不管愿不愿意,此时却没有一个人敢开口说些什么。

 因为大家都明白,这时候但凡说个“不”字,下一秒脑袋就要搬家。

 就这样,前后不过一炷香的功夫,苏启便用这种方式正式对外公布了他要起兵造反的消息。

 至于城中百姓、大乾朝野,以及景国青本人对此会是什么反应,如今尚且未知。

 但想来后者应当对此早有预计。

 毕竟自打景国青决定不再增援临川之后,他便已经清楚摆在苏启面前的只有两条路。

 要么是与魏长天拼了。

 要么是投降。

 甚至景国青早就料到苏启会选择后者。

 故而当他听到这则消息之时,应当不会多么惊讶。

 毕竟魏长天都已经把谋反的动机、力量、乃至是军旗都准备好了,苏启又哪里有的选呢......

 “苏大人,这下咱们可就是一条船上的了。”

 站在城中一座高高的瞭楼之中,魏长天眺望着城墙上密密麻麻的黑旗,笑着对苏启说道:

 “你应当不会后悔吧。”

 “......”

 低下头,苏启的眼神格外落寞。

 他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只是轻声说道:

 “魏公子,你说什么我做什么便是。”

 “苏大人,你该不会觉得我只是想借用你的名头吧?”

 魏长天撇了撇嘴:“若真是这样的话,那你就把问题想简单了。”

 “嗯?”

 苏启闻言一愣,看向魏长天的目光有些茫然。

 一直以来,他都认为魏长天只是想利用自己在大乾的名声覆灭景家而已。

 毕竟造反这种事不单单只有兵就够了,唯有一个如自己这般的人物做明面上的“首领”,才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百姓的抵触。

 而这个“首领”的作用也就仅限于此了。

 这种事其实并不少见,很多王朝被推翻,起义势力的背后大都有着这样一些藏在暗处的力量。

 包括此前魏长天颠覆大回时,也是找了公孙言来做这个面上的人物,谁都知道如今所谓“大楚”的真正的皇帝是谁。

 可现在,魏长天竟然说他所要做的事并非是这样......

 “魏公子,恕我愚钝,猜不出公子之大计。”

 “猜不出便猜不出吧,以后你就明白了。”

 看了一眼一脸茫然的苏启,魏长天没有解释,而是问了另一个问题。

 “苏大人,你觉得我们能不能成事?”

 “公子想听真话?”

 “自然。”

 “那便是不能。”

 轻轻摇了摇头,苏启以一种十分复杂的语气说道:“魏公子,虽说大乾在此前大战中元气大伤,但并不似大回那般伤到了根基。”

 “如今国内可用之兵即便没有百万,但几十万人却还是拿得出的。”

 “再者景国青既然放弃了临川,那便是打定主意要守京城。”

 “可公子并未带大军前来,哪怕天狗军再骁勇善战,恐怕也不能在短时间内破城。”

 “而大乾距离大蜀、大宁、新奉三国太远,若战事陷入僵持,只会对公子越发不利,最后终会落得个失败的下场......”

 没有偏向哪一边,苏启不紧不慢的把眼下的局势分析了一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