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的未来

    沈霍伊厂马上拿出了后续原型机,尺寸和起飞重量都增加了。最关键的是,歼-31是双发,F-35是单发。也就是说,沈霍伊厂绝对不是随意搞出这么一台四代机,而是有着明确目的的。

    李海甚至怀疑沈霍伊厂在倒逼海军选择歼-31作为下一代舰载战斗机。

    如果发动机问题解决,沈霍伊厂是非常有可能通过歼-31项目重新夺回军机一哥的地位的。

    未来海军需要装备的舰载战斗机数量达到一千架,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

    因为一次意外的考察,李海开始思考海军的未来,这个时候的他,才开始完全具备海军年轻军官的基本素质。

    第二天下午准时来到国科大,丁敏问他,“李海同志,你打算以什么为主题?”

    李海脱口而出,“海军的未来。”

    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一名下部队不到半年的年轻军官能驾驭吗?丁敏存疑,但是不能怀疑。因为李海是海军特等功臣,是校长点名邀请的。

    其实,正是因为李海年轻,他才敢讲这样的大题目。

    不管他讲得对不对,也许都不会有什么影响。但是,如果同样的话出自国科大校长这一级别领导之口,那就不是讲课那么简单了,而是会被外界视为官方对外的消息披露。

    丁敏引着李海走进大礼堂的时候,李海被吓了一大跳!

    原以为顶多是一个多媒体大教室两三百学生,没成想竟是给数千学生讲课。

    丁敏看见李海紧张起来,笑着说,“原本希望你能讲讲军人精神的,给新生来一次精神上的洗礼,所以集中了全部新生。没成想大家知道是海军特等功臣讲课,老学员也都慕名而来了。”

    “那我还是讲军人精神吧。”李海心里没底了,当着几千人的面妄谈海军的未来,他还没这个胆子。

    丁敏却说,“不用,校长已经同意了,你就讲海军的未来,甚至可以拓展到整个国防的未来。”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主持大课堂的教员介绍完之后,李海整理了一下崭新的海军常服,大步走上舞台,向大家敬礼,接过话筒,没有坐下,而是站着就开讲。

    他什么都没有准备,以至于身后的超大幕布上只显示了简单信息——海军特等功臣、海军飞行员李海上尉。

    “同志们,昨天我去了一趟608所,从株洲返回长沙的路上一直在思考,海军的未来应该是怎么样的。正好受到国科大邀请,便借此机会讲一讲我的个人浅见。”

    “以167号驱逐舰下水为标识,人民海军迈入了大造舰、造大舰时代,一直持续至今。我们看到过去这些年里下水了很多舰艇,大家称之为下饺子。的确如此,短短二十年里,人民海军舰艇总吨位从不足一提到今天的世界第二。”

    “那么,我们有足够的底气了吗?我们的船够了吗?”

    “人民海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大,但,距离我们的真这个需求,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有数据显示,基于最基本的国防需求,人民海军舰艇总吨位要达到五百万吨,这样才能勉强有实力保障我国的根本利益。我们距离这个目标还很远很远。”

    “我是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因为上级安排,目前驻守在岛礁上。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我所在的岛礁需要守护九万平方公里的海域,相当于六个北京市的面积。”

    “那么我们有多少船有多少飞机呢?岛礁守备部队有三条几百吨级的巡逻艇,我们飞行中队只有四架飞机。面对这么大庞大的海域,这点兵力是杯水车薪的。以至于我们不得不进行连续的高强度飞行。单单是我一个人,一个月的飞行小时就超过两百个。是其他部队飞行员的十倍。”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船不够,飞机不够。我国有四百多万海疆需要守护,在所有大洋都有重要的现实利益和战略意义。单单靠现在的几十条驱护舰和两条中型航母是完全不够用的。十七号舰服役之后,大家很开心很兴奋,可是我却高兴不起来。太慢了,速度太慢了!不仅慢!还太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