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打飞机

    但是,这两条老家伙并非一无是处——它们拥有36节的最高航速,是现役驱护舰中跑得最快的!

    舰桥指挥控制中心里,165号舰长张征东大校(副军级)举着望远镜向前观察,朝阳洒满了海面,波光粼粼。略显杂乱陈旧的舱室里,官兵们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军改后,部队编制进行调整,张征东主动申请从领导岗位下来成为一名普通的舰长,他选择担任165号驱逐舰的最后一任舰长,和老伙计一起退出现役。

    今年55岁的张征东曾在165号驱逐舰上工作15年,先后担任轮机长、航海长、见习舰长、副舰长、舰长,他对165号驱逐舰有着深厚的感情。

    接过165号驱逐舰的最后一棒时,他已经是副军职舰队部门领导了,他也成了级别最高的舰艇长。

    副舰长报告,“舰长,靶机准备好了。”

    张征东看了看时间,道,“按计划发射。”

    “是!”

    舰尾主炮后方的甲板上,靶机分队的官兵们做好了准备,一具靶机发射器安装在那里,朝向左舷,一架红色机身的采用涡桨发动机和火箭助推器的靶机整装待发。

    7时25分,靶机起飞。

    火箭助推器工作,把靶机加速到每小时700公里的速度,随后火箭助推器脱离,红色靶机接着惯性继续爬升到3000米海高。与此同时,166号驱逐舰也发射了同样型号的靶机。紧接着,两舰发射了第二批、第三批红色靶机。

    六架红色靶机全部升空。

    舰桥指挥控制中心里,靶机操作员控制着靶机编队,按照计划航线飞行,等待被击落。

    7时35分,165号驱逐舰发现了80公里外的17号苏-30MK2。

    张征东呼叫李海,“幺拐,我是巡逻一号,我已经看到你了,完毕。”

    李海不由的小小紧张了一下子,回答,“幺拐收到,五分钟倒计时,完毕。”

    李海这边采取的是苏-30MK2引导歼-10A和歼-11B作战的战术,利用苏-30MK2那颗巨大的机载雷达搜索空中目标,引导歼-10A或歼-11B对其中若干个目标进行攻击。

    在没有足够预警机的时期里,这是一种能够弥补不足的战术。苏-30MK2机载雷达对非隐身三代机等空中目标的最大探测距离,理论上达到了300公里,相当于小型预警机了,并且能够引导友机对其中12个目标进行攻击。

    无线电静默的友机可以对目标发起突然袭击,大大增强了攻击的突然性。

    只不过,刚刚在对海探测上失利,李海对苏-30MK2机载雷达的性能是存疑的。

    张征东向李海通报之后,李海最多只有五分钟的时间,超过这个时间,他们的实弹射击就是不及格。压力都在李海身上,因为他是负责进行目标引导的。

    “我要右转从南进入。”李海说着就大角度向右转。

    党为民心惊胆战,但是没有说什么,注意力放在了战术平显上。此时17号苏-30MK2还有两枚空地导弹和两枚1000KG级制导炸弹以及两枚格斗导弹,做这么激烈的动作是比较危险的。

    只能说,李海已经习惯了剧烈的操机方式,形成了自己的飞行风格。

    他现在学聪明了,不再一成不变地直冲过去,而是选择从右翼进行迂回。一来避开了逆光,二来增加了靶机的可探测面积。

    空中作战分队马上做出调整,一分为二,歼-10A小队保持航向,歼-11B跟随李海右翼迂回,但是他们的飞行高度没有变化。

    两支空中作战小队依然保持着无线电静默,继续被动地接收来自17号苏-30MK2的情报信息和指令。

    事实上,此时李海和党为民充当的是作战指挥的角色,17号苏-30MK2则是指挥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