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八十九章 神权君授

    目睹这一连番斗法的吴奇,心里对大唐朝廷的实力有了一个清晰体会。

    大唐朝廷虽然如今巅峰渐渐过去,可国运尚未跌落多少,天子若真是下了狠心,地府这般蓝阶神枢之地都难以抵挡,在大唐地界上都不得不暂避锋芒。

    「十二黄巾力士」可以国运驾驭,相当于十二尊真人,虽然没有元神真人那般灵活多变,在攻坚与僵持战上却极其强悍。

    不过好消息在于,这一套法宝用于封印阴曹地府,需在此百年。

    画圣吴道子持天子剑,可调用大唐国运,其威能恐怖,两尊正神持有仙器都难以抗衡。

    吴奇这才明白,为何幽王对大唐朝廷一直都是采取游击与暗杀,几乎没有正面大规模进攻。

    的确打不过。

    一众修士也都看得眉头紧锁。

    大唐国运之力,依旧恐怖如斯。

    ……

    一日后,大唐朝廷正式张贴告示,并且告知了灵土境内一切神祇:任何神祇都需要遵守大唐律法,降临灾难之前必须提前通知朝廷,得朝廷许可,才能降落天灾,否则视作非法邪神,将遭到大唐镇压。

    这神权君授的宣言,被传入了众多神枢。

    对此,神祇们都沉默了。

    阴曹地府作为如今神祇之首,都被大唐朝廷封闭百年,无法出世,这前车之鉴还摆在眼前。

    诚然,所有人都知道,若是神祇们集体抵制,强如大唐也也无法抗衡。

    国运也不是无限制的,对付地府时,大唐国运必定损伤严重,然而谁都不敢赌,谁知道下一个被杀鸡儆猴的神枢是不是自己这一方。

    对地府大唐还算留情面,可若是普通小神,将之斩杀也没地方说理去。

    冷酷的天道可不会为神祇讨公道,天道意志只会再选下一个神祇而已。

    于是,面对强势的大唐,神祇们保持沉默,近乎于默许。

    回到南海的吴奇,揣摩着这最近变化莫测的局势,不由感觉到一股凶险。

    龙女敖姝道:“其实早在此之前,大唐就已暗地拉拢招揽了不少神祇,不过大多都是中下位阶的,白灵山山神斛山就是其中之一。”

    “青阶这一层面,却是始终保持中立。四海龙王距离最远,几乎难以控制,所以朝廷也放弃了。”

    “日夜游神、太阳太阴星君实则为天道傀儡,因此也最不可能。”

    “剩下的便是风伯、雨师、雷神、地祇四位。”

    龙女解释:“这四位比四海龙王更加悠久,四海拆分自海神,风伯、雨师四位很早就是五方天帝属神,掌握着对婆娑世界影响最大的几种大道,即「风」、「雨」、「雷」、「土」……天降灾祸也逃不过这四类。”

    吴奇问:“祂们目前是什么态度?”

    “龙王询问过,基本上都是不拒绝也不承认,或许只有等下一次天灾才知道。”

    敖姝又道:“父亲传信说,这‘神权君授’之令其实不是用来约束上位神祇,而是做给中下位神祇看的,大唐也最需要下面几十位神祇配合。”

    “各地山神水神,对于大唐朝廷而言就是天然的千里眼顺风耳,并且无须驻兵,甚至可以出神兵神将进行应急处理。”

    “这才是大唐天子最重要的战略目标,他需要将境内神祇整合,变成大唐看不见的都护府,如此一来可保江山稳固数百年,国运更进一步。”

    “若是能做成这一步‘天庭立人间’,大唐将彻底超过昔日秦始皇的功绩,开辟出一方比拟灵山的特殊大道,加上人间愿力,比之昔日五方天帝或许要更强盛。”

    吴奇听得心中一沉。

    果然,大唐,幽冥,神祇,三方谁都不是软柿子,各有企图。

    只是对局面的掌控来说,大唐目前是走在前头,神祇方因为彼此为战,互相松散,反而坐拥最好的条件落在后面,反而变成了另外两者的狩猎目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