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代的士大夫不行

    朕既然重活一次,万万不能允许这样的情形再次出现。不管是琉球还是吕宋文莱爪哇马六甲,从此以后都永远是华夏的地盘!朱由检暗暗道。

    “温阁老恐怕有所不知,琉球虽地处海外,却是大明到倭国之间重要的一环,别的不说,光是海贸收入便足以供养一支军队。”朱由检淡淡道。

    “真的这样吗?”温体仁有些发愣,对海外的情形他并不清楚,只是下意识的认为海外都是蛮夷所在之地,都非常的荒蛮,整个世界,只有大明最为富饶。

    “西夷传教士利玛窦曾绘制了一幅《坤舆万国全图》,不知道温阁老看没有看过?”朱由检问道。

    温体仁摇摇头:“听说过,却至今未得一见。”

    朱由检道:“在皇家科学院,便有根据《坤舆万国全图》制作的世界地图,画出了整个世界大部分地盘。在地图上,有着五大洲之地,而我大明只占据了其中一隅而已。在这个世界上,有着比大明更加富饶的地方。

    这些年来,大明人口越来越多,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天气越来越寒冷,天灾越来越多。于是便有无数百姓衣食无着乃至饿死,有着无数百姓不得不选择铤而走险竖旗造反。

    于是朕不得不进行均田释奴,进行变革,以求能够让尽可能多的百姓能活下来,以求能让大明中兴。

    但是大明的田地就那么多,人口繁衍数量还会越来越多,即便进行了变革,总有一日土地还会不够用,还会有很多百姓吃不上饱饭,天下还会出乱子。

    而解决这些唯一的办法,便是占据海外土地,往海外进行移民。比如琉球,虽然国土狭窄,但移民数万还是没有问题。比如tái • wān 岛,这几年来,福建已经往tái • wān 岛移民达二十多万人,使得泉州漳州等地土地紧张得到极大缓解,使得数十万福建百姓因此得以活命。”

    “占据海外之地,移民......”温体仁喃喃道。虽然跟随朱由检一段时间,但这样的话还是第一次从朱由检口中听到,让他感到万分震惊。

    在温体仁看来,海外都是荒蛮烟瘴之地,要来根本没什么用,至于移民?故土难离,哪有人愿意背井离乡前往海外?

    “温阁老啊,你真应该多了解一下海外之事,多开拓一下眼界了。”朱由检叹道,“海外并非都是烟瘴之地,也有着肥沃之土。比如那吕宋,面积足有福建那么大,可耕种的肥沃田地是福建数倍,更兼雨量充沛,气候温暖,若是能占据吕宋,足以移民数百万人。可极大的缓解大明人口土地危急。

    从吕宋往南,面积大的岛屿还有很多,比如婆罗洲,面积足有六七个吕宋那么多,虽然气候热了些,但粮食产粮却很高,到处都是森林河流,资源丰富无比。若是移民的话,又能移多少人?听说那南洋土人什么都不做,光是从树上摘果子便足以吃饱。这天下这样的土地太多了,很多都是无主之地,我大明为何不能占而有之,为我大明贫困百姓找到一条活路?”朱由检冷笑道。

    “陛下的心情臣非常理解,但谈何容易啊。”温体仁叹道,

    “永乐年间,大明便曾出兵攻占了安南,但最终还是敌不过烟瘴不得不退兵。海外之地虽多,又那是那么好占得啊,比如吕宋,距离大明本土千里海程,千里调动大军征讨,又要耗费多少钱粮,朝廷岂能负担的起?陛下,眼下大明内部尚未稳定,江西湖广反贼未平,浙江福建广东贵州等地到处都是乱民造反,眼下当务之急是迅速平定叛乱,还天下百姓以太平,其他的事情还是不要多想吧。”温体仁苦口婆心的劝道。

    朱由检默了默,缓缓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眼前之事固然重要,但更应该从考虑长远。佛郎机、红毛鬼都只是撮尔小国,论面积不足大明一个省,特别是那澳门的葡萄牙,面积甚至只有大明一个府,他们却能不远万里来到大明沿海,在海外占据大量殖民地,每年往本土带回无数财富。听闻那西班牙,在数万里外的新大陆占据了面积不亚于大明的地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