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改的地方太多

    “啪”,一条鞭子破空而来,重重抽打在李鸿基背上,痛的李鸿基龇牙咧嘴,连忙站直了身子。

    ......

    过了宁武关,便到了大同镇,宣大总督大同巡抚皆迎接过来,要派出军队护驾,却被朱由检拒绝。

    朱由检让他们各回驻地,传令沿途城堡为大军提供饮食即可,并没有进城池修整的打算。而他的决定也让大同官员遗憾的同时也松了口气。

    皇帝急着行军无疑使得他们少了圣前表现的机会,但是皇帝不入城也就少了麻烦,更不用害怕以往的错处被皇帝知晓。朱由检在陕北的行为让大同的官员也有些害怕了。

    进了大同镇,看到的景象又是不同。大同是军镇,所属百姓都是军户,成年男子大都是士兵或者军余,一路上看到了不少穿着破烂军服的士兵,形容槁枯面带菜色,精神面貌连普通百姓都不如。

    有了后世的见识,现在的朱由检知道,这些军户日子过得甚至不如普通百姓,名为军户,其实都失去了自己的军田,沦为了将领们的奴隶,为将领耕种田地,受其欺凌剥削。平时给将领们种地,打战时还要出征被充作炮灰,完全没有任何自由。

    将领们贪污粮饷剥削士卒,把贪下来的一部分钱来养家丁,这些家丁花着朝廷的拨付饷银,却属于将领私有,将领调任,家丁也跟随,以至于兵为将有,军制彻底败坏。朝廷每年拨付的数百万粮饷,真正用在普通士卒身上的又有多少?

    军制也必须进行改革,看着那些衣衫褴褛的边军士兵,朱由检暗暗的道。只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大明积弊重重,要改的地方太多,一切都得慢慢来。

    先练好禁卫军,再寻机打赢建奴,携大胜建奴收复辽东之威,才是彻底变革的时候!

    想到这里,朱由检突然想起一件事,已经十多日没有收到辽东的战报,战事到底进行如何了,孙传庭有没有毁掉建奴的运粮队?那支从海路奇袭的骑兵又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