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也不闲着

    眼看着建奴就要杀到归化城外,明朝终于来人了。

    “你是明国派来救援察哈尔部的吗,你带来了多少兵马?”林丹汗充满希翼的问道。

    李鸿基却摇了摇头:“我没带兵马,只是带来了三边总督孙大人的口信。”

    “孙总督怎么说?”林丹汗很是失望的问道。

    “孙大人说,以可汗你的兵力,守住归化城当无问题,但是恐怕外面的牧民会遭到建奴劫掠。所以建议察哈尔部西迁,暂时度过黄河迁到河套,等到明年春天再返回归化城周围草原。”李鸿基道。

    “去河套,难道去河套就不会遭到建奴追杀吗?”林丹汗失望的道。

    李鸿基微微一笑:“可汗尽管放心,由您在归化城牵制建奴主力,那黄台吉派不出多少军队追杀。黑山寨还有数千明军,也可以牵制一部分建奴,若是建奴真的度过黄河进入河套,我大明可以从大同、榆林两地出兵,夹击建奴!”

    林丹汗想了良久,还是答应了。

    实在是建奴用不了几日就会杀来,没时间再拖。归化城太小,根本装不下察哈尔几十万牧民,总不能除了精兵以外其他都留给建奴,河套距离归化城很近,若是明军真的答应帮助的话,去那里到时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至于明人会不会什么阴谋,现在暂时也顾不得了。

    林丹汗当即派人飞马给属下各部传令,命他们带着牛羊往河套迁移。于此同时,林丹汗聚集手下两万士兵,开始做着守卫归化城的准备。

    林丹汗又向李鸿基请求,请求派些明军协助守归化城。因为林丹汗知道明军火器厉害,火器用于守城要比弓箭强得多。

    李鸿基爽快的答应了,答应林丹汗可以派一千火铳兵过来,帮着守城。但是黑山寨战马紧缺,希望林丹汗能够援助一些战马,这样才能快速派兵过来。

    林丹汗没有多考虑,便答应送给黑山寨三千匹战马。一是察哈尔部的马匹很多,城内根本装不下,再就是生死关头,也顾不得太多了。

    在建奴杀到的前一日,一千明军火铳手骑着战马终于赶到了归化城,领兵的是李鸿基部下千户李锦,也就是李鸿基的侄子。

    击败林丹汗大军之后,黄台吉并未急着到归化城,而是一边收拾战场,一边派人四下袭掠蒙古部落。实在是千里奔袭,大军携带的粮草已经用尽,亟需补充,而且行军两千里,又打了一场打仗,实在是人困马乏。当然,建奴大军的休整,也给了林丹汗转移察哈尔部民的时间。

    大军开到归化城外,黄台吉并未直接攻城,而是一面围城,一面分兵去袭掠归化城周围蒙古部落。然而派出的骑兵回报,说是周围找到蒙古部落所在,各部落却已经不在了,从痕迹来开,这些蒙古部落是迁移向西了。

    是强攻归化城,还是去追杀逃亡的察哈尔部落,黄台吉想了想,选择了前者。

    毕竟,这是大冬天,逃跑的蒙古部落根本跑不远。而林丹汗是察哈尔部的大汗,也是理论上全蒙古的大汗,身上有着黄金家族的血脉,只要抓住或杀了林丹汗,察哈尔部便不复存在,至于那些逃走的蒙古部落,自可以传檄而定。

    也就是说,只要杀了林丹汗,整个漠南,蒙古高原上最肥沃的草原,便再无部落可以抵挡满洲八旗。至于剩下的漠西和漠北蒙古,早晚也能收服。

    想明白之后,黄台吉便下令围攻归化城。三万蒙满八旗兵把归化城四面合围,开始挖掘围城壕沟。壕沟宽三丈深一丈,距离城墙半里,速度根本跑不起来,战马根本跃不过去。

    挖壕沟的目的,一是逼迫林丹汗放弃守城突围,若是不突围则困死在城中。对林丹汗,黄台吉已经是势在必得。

    然而直到壕沟挖成,也没看到蒙古兵从城中出来,于是黄台吉便知道,林丹汗是一心要守城了。

    虽然不知道林丹汗如何有守住归化城的底气,但黄台吉并不在意。和明朝打仗这么多年,八旗兵也没少进攻明朝城池,对如何攻城早有心得。反而是蒙古人,多年没有和明国打仗,根本就不懂得守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