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

    “……有点,夸张了吧。”千叶笑了笑,她没有看维克多利娅的眼睛,只是盯着自己脚前面的一块凸起的地板木皮,“宜居地里也有很多侦破不了的悬案——”</p>

    “水银针不一样!”维克多利娅立即打断了她,“一个水银针能接触到的人脉、技术手段……乃至于在各种谈判交易中给出的筹码,都不是一个普通人能比拟,甚至想象的。</p>

    “你大概早就忘了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感受了,千叶,你们这些自小在预备役基地长大的水银针都有这样的通病。”</p>

    房间安静下来。</p>

    千叶不再询问什么,对于刚才维克多利娅的指责她也没有什么反应。她只是静静地坐在那儿,又一次陷入了沉思。</p>

    维克多利娅里外跑了几回,一共十六张黑白照片,她全部洗了出来。</p>

    为了方便观看,她取来一根细绳,用小木夹子把照片全挂在了上面。</p>

    她关上暗室里的红灯,打了一个响指,“千叶!”</p>

    “嗯?”千叶茫然抬头。</p>

    “来看!”</p>

    千叶跳下桌子,走到悬吊着的照片前。</p>

    卡帕II型相机最大的优点和缺点都在它的体积上,它固然便携,单手就可操作,不过在捕捉动景的时候往往失焦——然而,在斯黛拉所拍摄的画面里,失焦并不令人诟病,甚至于它本身也是故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p>

    维克多利娅端详着细节。</p>

    尽管她对斯黛拉今晚的行为有着强烈的不满,但当她面对这些照片,她还是会一下想起所有使用卡帕II型机的人都曾听过的那句话:如果你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p>

    斯黛拉今晚的行为,严格贯彻了这一原则。</p>

    人物模糊的轮廓显示出她们惊人的速度,斯黛拉以俯瞰的角度拍下了刺杀者对佐伊的单方面施虐,也拍下了它同维克多利娅在钟楼内部的缠斗。</p>

    这些照片与任何其他摄影不同的地方在于,拍摄者“在场”。</p>

    因为拍摄者本人“在场”,所以每一位站在这张画面前的观众都将顺着她曾经的视野看见最真实的战斗……这种生动是任何远景捕捉无法比拟的,同时也代价高昂。</p>

    想起不久前斯黛拉的那套说辞,维克多利娅忽然有些想笑——在斯黛拉今晚的狡辩里,是有一些真心在的。</p>

    她能看出来。</p>

    很快,维克多利娅来到千叶站立的地方,从刚才开始,千叶就一直站在一张照片前没有挪开步子——那是斯黛拉最后跌落的一刻抓到的瞬间,她以仰角拍摄到刺杀者的俯冲。</p>

    千叶右手捂着下颌,一言不发地往旁边走。</p>

    “这是……”维克多利娅突然发现一处细节。</p>

    千叶心里一沉,她回过头,看见维克多利娅伸手指着照片上刺杀者的面具下方。</p>

    “千叶……你来看,这是眼睛吗?”</p>

    《为什么它永无止境》 </p>

    喜欢为什么它永无止境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