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长补短

    如果国内外的数据库团队能够齐心协力,一起来做这件事,那么就可以把汇聚到所有的技术资源,来把紫微星的这款云原生数据库给更早地研发出来!

    就真的可能是全球第一款商用的云原生数据库了。

    紫微云就是货真价实的行业领导者了。

    很显然,库里安不是一般人。

    这哥们的野心极大。

    仅仅是把紫微云发展起来,这不是他的目标,他的目标是要把紫微云打造成全球最大的云计算平台!

    从过去两年连续花大价钱在市场中收购就能看出来。

    过去12个月,紫微云已经在市场里发起了超过22笔兼并购,总花费超过了37.5亿美元,其中现金支出就超过了20亿美元。

    一般的高管,谁敢这么干?

    就算周大老板批准愿意给钱,也没多少人有这么大的勇气。花多少钱,就要承担多大的责任,就要实现多大的目标。

    云数据库的这件事,就是库里安信念的一次展现。

    他要争来这个世界第一!

    库里安沉声道:“我已经听说了,亚马逊早在两年前,就利用MySQL的开源框架,开发出了自家的云数据库,并且在去年大范围地在内部业务上应用、验证了。他们的发力更早,如果我们不能整合资源,就很难后来居上地超过亚马逊。等过几年,亚马逊上线了全球第一款云原生数据库,谁还会记得第二款是什么?”

    周不器听他这么一说,就颇为叹息。

    亚马逊更早?

    哪能呢!

    其实,早在五年前,他就已经在分布式数据库这个领域开展布局了,并且投入了很大的人力财力,几乎把公司里最优秀的技术专家们都派过去了,去开发飞天数据库。

    只可惜,这是个错误的选择。

    杨振坤有情怀有信念,技术水平也很高,号称要打造出一款顶天立地的产品。但他长年在国内工作,没有海外留学、工作的经历,就有点像井底之蛙,并不太清楚外面的行业形势和世界潮流。

    包括王建博士也是,也是本土科学家,早期都执拗于自主研发……(阿里云早期的技术困境,就是王建非要搞自研,后来备受折磨终于认清现实投靠了开源框架,才抓住了国内第一的红利,迅速地称霸市场)

    自研是好事,应该的。

    对紫微星的战略层面来说,却贻误了战机!

    险些耽误了周不器的大事!

    相比之下,亚马逊就很有自知之明,根本就没想着自研,直接就上开源框架。就算开源的体系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有一个优点是那些纯自研产品无法竞争的,那就是高效。

    很多开源框架都已经很成熟了。

    就好像盖房子。

    一个人盖房子,是从零开始,从挖土打地基开始;另一个人盖房子,大楼的主体建筑已经有了,过去做墙体的加固、内部的装修就行了。

    前者盖起来之后,可能房子会更加坚固、稳定。

    后者在执行起来却可以更快,可以更快地商业化,更快地推向市场抢地盘。

    等自研产品好不容易开发出来了,要推向市场了……就会发现这片市场早就格局定下来了,已经没机会了,用户习惯已经形成了,产品再好也没用了。

    好在后来周不器调整了云计算业务的主要负责人。

    紫微云国内的总裁,是周峰博士,一个留美归来的高材生;紫微云国外的总裁,就是库里安博士了。

    这俩人视角都很清晰,一拍即合。

    这才大力全方位地推动了紫微云数据库的新计划,对飞天数据库降级,把优先权让给了云数据库。

    而这在时间上,已经比亚马逊云数据库慢了。

    库里安见大老板这边沉默许久不说话,就语气比较轻松地说:“没关系,只要按照我的思路来做,我们的云数据库一定可以超越亚马逊,成为全世界第一款商用的云原生数据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