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强尼

    开会的时候,那些年轻的技术工程师们看到大老板出现了,都群情激奋,就好像夏天的时候公司里把即将上映的大片《雪花秘扇》的主演团队请过来参观时受到的热烈欢迎,当时全智贤受到了这些技术男们极大的追捧,争抢着上去合影。

    周不器简单地说了几句鼓励的话,然后就进入了正题,一开始他还信心满满。

    可真正开会了,就彻底麻爪。

    这啥会议啊?

    根本就听不懂。

    讨论的是云数据库面临的一个很棘手的“长尾延迟”的问题。

    一般在小规模的Bench测试中,所有工作集都在内存中,有时候看不出来这一点。

    但实际跑起来之后,一旦流量较大,内存缓冲区没有命中访问存储,延迟会立刻从几十微秒飙升到几十毫秒。

    这样的长尾延迟经过几次应用倍乘放大,对于用户体验来说非常致命,没有人愿意等着每个操作都要转几秒圈圈。

    就像很多政务网站、银行App似的。

    这是一个很庞大的技术问题。

    别说周不器这种外行了,就算倪强这种最顶尖的行业专家,也只能说是“试一试”、“做做看看效果”、“分组去落实”。

    会议的最后,有几个工程师又列出了一系列的技术难题,每一个周不器都听不懂……然后,周不器就有点回过味来。

    这很可能是倪强安排好的,在自己面前展现出开发云数据库的难度,前面遇到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

    会议结束,倪强的秘书就过来通知,说是周峰博士和王建博士那边都准备好了,然后大家就一起上楼,要讨论正事了。

    周不器询问道:“云数据库的开发难度很大?”

    “嗯,有很多棘手的问题。”

    “我听说已经应用了?”

    “对,已经上云了,不过还没有对外公开,只是咱们内部使用。”

    然后,倪强就简单了说明了情况。

    紫微云数据库于去年10月份上线,还不够稳定,还无法作为产品对外销售,只能是自家的一些产品先试用,然后慢慢地打磨、修补、改进。

    等成熟之后,再正式地对外公开,变成可以变现的产品。

    周不器问:“老杨以前不是带队开发出一款数据库嘛,飞天数据库,多厉害?还拿了国家的大奖嗯。”

    倪强摇摇头,“这不一样,云数据库要在云端托管,方向上不统一。”

    周不器不解,“飞天数据库不是已经上云了吗?”

    “上了,但问题更大。”倪强就是取代杨振坤才成为紫微星数据库领域的首席科学家,所以他很有发言权,“这是老杨带队自研的,在拓展上就会存在很大的难题。”

    周不器听得是一头雾水,“那不是分布式数据库吗?不是说拓展性很强吗?我记得老杨当年就是这么跟我说的,我被他忽悠了?”

    倪强哈哈一笑,“没有,那都是真的。不过,飞天数据库的确是分布式数据,有着高拓展、高性能、高可用、低成本等诸多优点。但有一个不可回避的缺点,就是行业的大潮流,这是所有类似的自研产品都绕不过去的一关。”

    “什么意思?”

    “人才啊,业务可以拓展,但是人才拓展不出来。不同的数据库,有不同的理论框架和语法逻辑,囫囵吞枣很容易,可是想把任何一个数据库深研到底层,都要长期地专注才行。就像我,十几年来一直都是专注于Sun开源的MySQL领域,才勉强算是这个领域的专家。”

    周不器哈哈一笑,“那你是谦虚了,你以前在Sun不就领导过这个业务嘛。”

    倪强叹了口气,道:“数据库的应用比较简单,本科生就可以学会,可是数据库的底层是高精尖行业,最需要的是人才。全世界的大学里,包括数据库这个领域,主要就是两个方向,一个是甲骨文数据库,一个是Sun的MySQL。如果深入学习甲骨文,那以后的择业方向就只能面向甲骨文了。可如果研究方向是MySQL,那择业方向就大了。MySQL是全球最流行的开源数据库。不仅是微软的数据库采用了MySQL的框架,包括亚马逊、谷歌、Facebook等巨头在抛弃昂贵的甲骨文数据库后,也都是采用了MySQL的底层框架开发自家的数据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