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上要多囤钱

    钱钱钱!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紫微星国际现在还没有上市计划,周大老板的任务很繁重,得想办法多在公司账上多囤点现金才行。

    越多越好!

    有一点很庆幸,谷歌和Facebook在社交领域的大展身手,都离不开他。

    现在,紫微星国际手里还有大约1亿4884万股的Facebook股票,持股比例7.8%,是仅次于扎克伯格、加速合伙基金的第三大股东。

    Facebook要上市,就绕不开紫微星这一关。

    以前还好说,Facebook和紫微星的竞争关系没那么强,持股也就持股了,影响不大。现在则不同了,Facebook是巨头,紫微星也是巨头,双方再有这么深的股权上的关系,就会很受忌惮。

    所以在这次的IPO过程中,Facebook方面有意大量地削减紫微星的持股比例。

    这种时候,可不是说紫微星不同意就可以不削减。

    上市是一个大派对,要符合每一个股东的利益。

    Facebook的背后站着太多的资本力量了,所有人都在一起使劲来推动着这家公司的上市,大家一起去分享这个资本盛宴。

    谁要是阻拦,谁就是大家共同的敌人。

    上市融资的过程,要拿出大量的股票投入到二级市场中进行交易。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投入到二级市场中的股票,从哪里来?

    往往是两种。

    一种是增发更多的新股票,投入到市场里,募集到的钱属于公司。

    还有一种则是大股东自掏腰包。

    比如IPO的过程中要计划发行2亿股的股票,可实际上公司只增发了1亿股,剩下的1亿股就要从大股东那里“搜刮”了。

    新增发的1亿股,这部分股票募集到的资金,归公司所有;

    大股东自掏腰包的1亿股,募集到的资金当然就落入大股东的腰包。

    一般的公司在上市的时候,创始人都会个人拿出一部分的股票参与进来,然后拿到钱了归自己。毕竟创始人的股票禁售期太长了,如果不靠着IPO的这波操作多卖点股票,以后想卖股票并不容易。

    有时候是主动的,有时候是被动的。

    主动的好说,就是大股东想套现,趁着IPO的机会大手笔地出货,进账一大笔钱;被动的就是要出于公司的长期利益考虑了。

    就比如这次的Facebook上市。

    这是一家优秀的好公司,对市场来说,几乎不存在上市失败的可能,只要这家公司上市了,大家都会抢着去买股票。

    对这家公司来说,不存在发行的股票太多从资本市场中收割的钱太多的概念,只有发行的股票太少,大家一阵哄抢也抢不到股票的可能。

    也就是说,Facebook要发行股票,多多益善!

    少了还不行呢!

    这个时候,董事会就可以有动作了。公司不想发行那么多股票,市场又有很多的股票预期,这个时候,就要大股东出来承担责任了。

    扎克伯格个人出一些,卖些股票改善生活;二股东加速合伙基金卖一些,可以把前期投入的本金都收回来;

    三股东紫微星也会拿到配额,也要在IPO的过程中拿出一部分的股票发行出去。

    这是建议,但不能拒绝。

    对Facebook来说,也算是解决了一定的隐患,要把紫微星在Facebook的持股比例降低到5%以下,从而剥夺紫微星拥有的许多大股东的权利,从而降低将来紫微星可能会对Facebook的管理结构造成的风险。

    这不是什么苛刻的要求,大家都能理解。

    还有更苛刻的呢。

    比如京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