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云

 不过,他对H5不是太了解,向身边的随从递了一个眼神,半开玩笑地说:“等回公司了,我们讨论一下,要不要跟进H5的方向。”

 简单地参观了一阵,拉里·佩奇就邀请周不器去了自己的办公室,并没有纠结于双方过去几个月发生的一些摩擦,叹了口气,“谷歌的管理现在遇到了一些麻烦。”

 周不器问:“怎么呢?”

 拉里·佩奇道:“今年6月,谷歌的员工总数超过2万人,人均营收明显下降。业务的管理和组织结构方面都遇到了很大的挑战。”

 原来是管理上的麻烦,周不器点了点头,“对科技公司来说,2万人的确是一个门槛。”

 拉里·佩奇询问道:“你有什么办法吗?”

 周不器笑着说:“紫微星在国内的员工数才6000人,预计明年应届生入职了,可以扩大到1万名员工。我还没有遇到这样的麻烦,不过……我还真在这个层面学习过,有过一些准备。”

 “是吗?怎么办?”

 拉里·佩奇虚心地向他请教,以周大老板今天的成就和地位,给任何人当老师都是有资格的。

 周不器道:“阿里去年的员工人数超过2万人了,当时他们把十八个创始人都集体解聘,然后重新应聘,从而有一种……”

 “总是第一天?”(亚马逊的口号,_One。)

 “对,就是这个意思。”

 “有效果吗?”

 拉里·佩奇微微皱眉,感觉这一套有点形式主义。

 周不器道:“有效果,阿里这一套简单,是跟华为学的。华为你知道吧?也是我们国家的一家很棒的科技公司。”

 拉里·佩奇点了点头,“嗯,知道。”

 周不器笑着说:“华为花了很多年,走了很多弯路才解决了这个问题,你要是有兴趣可以研究一下华为的办法。不过……我们国内的那一套,在国外不一定好用。”

 拉里·佩奇显然对华为和阿里没什么兴趣,“我认为伱太谦虚了,这几年我一直在关注着紫微星。我认为你为紫微星搭建的组织结构才是最好的。”

 “是吗?”

 “对。”

 “你不是一直在关注谷歌的创新性项目吗?”周不器有些好笑,“怎么关心起这么无聊的问题了?”

 拉里·佩奇叹了口气,很无奈地说:“谷歌这次的麻烦不小,这都几个月了,迟迟没有解决方案。施密特年纪大了,我打算让他退居二线,我来当CEO,来主导谷歌的结构改革。”

 他虽然是谷歌的创始人,却因为缺乏管理经验,找来了一个外人施密特当董事长、CEO,他本人做一些创新型的项目,一直在学习、成长。

 现在,谷歌遇到了麻烦,施密特解决不了,那就只能他亲自出马了。

 周不器一听,立时来了兴趣。

 这下好啊!

 谷歌的一把手要换人了啊!

 施密特是个脾气古怪的老家伙,交往过几次,没留下什么太好的印象。过去几个月紫微星和谷歌发生的摩擦,其实也是施密特主导。

 一旦施密特退居二线,拉里·佩奇走上第一线,紫微星和谷歌的关系就有了极大的缓和可能。

 周不器没有敝帚自珍,坦言道:“很多大企业有几十万员工,沃尔玛、丰田、汉莎、富士康、通用汽车这些,他们都管理得很好。是因为这些企业的员工主要是一线的流水线工人,只要按照标准动作出活就好,方便管理。可是互联网公司不一样,是不同的模式。”

 拉里·佩奇点了点头,“互联网是创新行业。”

 周不器道:“互联网是智力密集型行业。”

 “嗯。”

 “互联网行业鼓励每个人突破自我,所以需要的是协同而非管理。这种业态本身就是追求平权、去中心化,什么事都要商量、博弈、妥协才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