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王视角

 汉莎的IT基础设施部有1400多人,过去十年号称投资了25亿美元,业务分布在了全世界……这太复杂了,想要把所有的情况调查清楚,需要派出一个比较庞大的专业团队才行。

 这个尽职调查团队的花费,少说也得几百万美元。

 所以通常来讲,尽职调查会在收购案里的尾声出现,等一切都谈得差不多了,再尽职调查。如果调查结果跟对方给出的种种报告符合,就进一步的推进,然后完成收购。

 万一尽职调查完了,双方意向却出现了分歧,收购终止了,就会造成很大的浪费。

 IBM这显然是不按常理出牌。

 周不器有了几分猜测,“IBM估计跟我们一样,也掌握了一些内部信息,他们也在抢时间,想要在2个月内完成这笔交易。”

 库里安沉声道:“如果是这样,IBM一定会在尽职调查的时候放宽限制,从而加快速度。如果IBM能够克服这个障碍,那么他们真的很有可能会成为我们这个收购案的强有力的对手。”

 周不器沉默不语。

 库里安有些担心,苦口婆心地说:“这个IT基础设施部,对我们来说真的太重要了。他们的数据中心,可以解决我们的云数据中心在欧洲建设缓慢所带来的麻烦;他们的外包业务,也是我们连接欧洲乃至全球B端客户的有力渠道;光纤业务……这对云计算的行业来说,真的太重要,太迫切了!”

 周不器认可他的分析,斩钉截铁地说:“嗯,这笔收购,我们必须要完成!”

 库里安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大老板有决心就好。

 只不过,有了IBM的参与,一旦竞争起来……这成交价可能就控制不住了。

 好在周不器的思路很清晰,“不管怎么样,这笔交易一定要达成。”

 这是战略!

 IBM收购了这个IT基础设施部,只能算是业务上的补充;紫微星国际则不同,一旦完成了这笔交易,可不仅是业务上的拓展了,还是战略上的补充。

 不过,周不器不打算在利益上让步太多,道:“按照既定方针跟汉莎方面谈,价格超过10亿欧,但不能太多。”

 “这……”库里安瞥他一眼,“就怕这样的价格没有竞争力。”

 周不器淡淡地道:“如果是甲骨文,或者惠普这么上心也就罢了,咱们还真挺麻烦。IBM嘛……巧了,我还真有点拿捏IBM的办法!”

 “拿捏IBM?”

 库里安愣怔了一下,不太相信。

 周不器一挥手,“你去跟汉莎对接就好了,IBM那边我去处理!以麦亚胡伯今天上午搞出来的这一幕来看,他明显是想通过IBM来给紫微星制造压力,来拉升成交价。不去理会他,按照我们的节奏来做。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同等的情况下,汉莎一定会选择紫微星,而不是IBM。”

 “对了,还有一件事,最近硅谷出现了一个震撼的消息,跟微软有关。”

 “微软的发布会?”

 “不,是微软的软件架构师雷·奥兹离职了。”

 “怎么了?”

 周不器没听说过这个人。

 库里安正色道:“他也许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程序员,是比尔·盖茨的接班人。”

 比尔·盖茨是微软的创始人,但他从来不是战略和业务上的决策者,他主要是做一些技术方面的工作。

 为什么比尔盖茨都是世界首富了,还在做这种相对基层的工作?

 因为他觉得没有人能够胜任这份工作,只能自己上。

 后来到了2005年,雷·奥兹终于答应加入微软了,让比尔·盖茨发出了“微软有救了”的感慨。然后比尔·盖茨就正式退休了,把更多的精力都用在慈善上了,他主管的那一部分技术领域的工作则是交给了雷·奥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