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的勾当

 ……

 前世,托马斯·库里安在这個时间段就想离开甲骨文。

 跟互联网公司相比,甲骨文的业务太传统了,有些跟不上时代。后来是拉里·埃里森苦苦相劝,并给他开出了1.6亿美元的年薪,并许以甲骨文“二当家”的职位,才在2010年初把他留住。

 现在则不会了,被截胡了。

 甲骨文的工作太安逸了,加入紫微星国际才更有挑战性,才是一场真正的造梦之旅。

 周不器跟对方见了一面,他当场就同意了。

 还说最迟这个月末就会入职。

 这是个很好的消息。

 周不器却感受到了做海外业务的难处,用人难啊!在国内用人,只要是互联网圈子里,哪怕是其他公司的高管,那也都是知根知底的,打听一下,就知道这人怎么样了。

 在国内,周不器用人的时候有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在国外则有些力不从心,两眼一抹黑,就只能信任陆器的能力和经验,以及他多年在硅谷工作的人脉了。

 这可不行。

 周不器返回洛杉矶,在路上就给许亮杰打电话了,问他想不想来硅谷工作。

 “啊?去硅谷?”许亮杰愣了一下,有点哭笑不得,“三年前,是你从硅谷把我带回国的!”

 周不器道:“正因为你有在硅谷工作的经验,才想把任务交给你嘛。”

 “可是国内……”

 “国内的业务发展已经很稳定了,今年的业务利润超过30亿,国内第一了吧?”

 “差不多吧!”

 周不器道:“国内业务已经走上正轨了,紫微星国际这边我不太放心。”

 许亮杰的女儿还在美国读书呢,爱人在那边陪着,以至于他每半个月都要去一次美国陪老婆孩子,他对重回硅谷工作没有障碍,问道:“我过去之后,做什么呢?管理helo吗?还是管技术?”

 过去这几年,许亮杰在紫微星是产品副总裁,分管了好几个事业群。以前在硅谷的易贝时,他是技术副总裁,管理的是易贝遍布全球的研发部门。

 管产品,管技术,他都行。

 周不器却提出了一个新的方向,“主管人事的副总裁吧。”

 “啥?人事?”许亮杰有些不可思议,“这也太大胆了吧?行吗?”

 周不器好笑道:“你没信心?”

 “不是没信心,就是觉得……有点惊讶。真要我管,这也没问题。我在紫微星规划的中台业务,要牵扯到很多人事调动,我也算是有了点经验。”

 “那正好!”

 “还是有点冒险了吧?”

 许亮杰在周不器身边工作了好几年,早就被他的个人魅力和战略眼光给折服了,对他的提议没有排斥,只是担心自己做不好会影响公司发展。

 周不器道:“是有点冒险,但我对公司的理解,有了些新的想法。过去我们对企业用人的理解,主要就是能力。谁的能力强,谁的业绩好,谁就能获得提升。这比传统的靠着拉帮结派提拔的模式要好,但还不够好。”

 许亮杰那边好像在忙,跟秘书说了几句话,然后就很认真地说:“好的,你说吧,有什么新的想法?”

 周不器道:“我记得当初你在内部课上就说过,成功的产品不一定是最好的产品,也不一定是最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而是最符合市场口味的产品。做产品,归根到底是迎合消费者的口味。符合口味,哪怕他们没需求,也会为了‘口舌之欲’去消费。”

 “对。”

 “产品如此,公司也应该是如此。”

 “嗯?”许亮杰微微一怔,“什么意思?”

 周不器道:“成功的公司,不一定是技术最好的公司,不一定是最符合社会需求的公司,而是最符合社会口味的公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