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真风光啊

 技术是客观的。

 比如helo要在西班牙运营,就有必要在马德里或者巴塞罗那开一个分公司,组建一个当地的运营、推广团队。

 只有西班牙人才最懂西班牙人。

 可是,技术团队就没必要当地取材了。

 这边的人太懒了。

 雇佣一个西班牙程序员,同样的钱,能雇佣3个国产程序员了,而且这3个人还能干10个西班牙人的活。

 从公司的管理成本上来看,当然是雇佣国内的程序员更好。

 要是异地处理技术问题会出现很多交流上的不便,大不了就常年从国内派驻一个技术团队来西班牙出差,包吃包住。

 这也比招聘当地的技术人员更好。

 硅谷的互联网公司,平均年龄都是30岁左右。国内也差不多,35岁不能晋升到专家级或者是管理岗,基本就有被裁的风险了。

 归其原因,就是供不应求。

 工作岗位少,就业人口多。

 硅谷自不必说,全世界最顶尖的科技精英都往那里跑,可以满世界地搜刮人才,不存在用人危机。

 国内这边正在起步,计算机系是大学里最热门的专业,比如在清华,那些各省状元和竞赛特招生基本都去了计算机系。

 再过些年,国内就会出现大批大批的计算机工程师,就供不应求了。

 很多人年纪大了,就都纷纷转行了。

 这是社会资源的浪费。

 对企业来说,最大的社会责任就是在合法纳税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提供就业岗位。对紫微星来说,既能履行更多的社会责任,又能有效的节约管理成本,何乐而不为?

 都不用李彦红建议,周不器早就在安排了。

 紫微星的魔都分公司,就是紫微星国际部,主要承接的就是海外业务。比如日本的uc美颜,就是国际部的团队开发出来的,然后由日本分公司的产品团队进行了功能上的调整和皮肤上的设计,推出之后就成了爆款产品。

 紫微星拆分之后,国内和国外就要有两套账。

 紫微星日本要花钱从紫微星购买技术服务,就相当于为国家进行互联网技术的创汇。日本如此,欧洲也可以如此。

 欧洲人不是很懒吗?

 不是工资又高又不听话吗?

 那也简单,紫微星欧洲把很多共性的技术业务外包给紫微星,由国内的团队来做这些事。相当于间接性地把欧洲的就业岗位提供给国内市场了。

 不仅是紫微星这么搞,硅谷巨头也是。

 就比如微软,只有微软硅谷研究院、微软亚洲研究院、微软中国研究院,至于欧洲……算了吧!

 李彦红道:“欧洲的互联网行业从业者,最顶尖的那一批要么去了硅谷工作,要么被硅谷巨头招揽了。剩下的人,要么是技术不够,人家看不上;要么是技术水平有了,工作态度不符合他们的标准。剩下的这两类人,对紫微星来说都是负担。”

 周不器笑道:“我知道,紫微星已经在做了,紫微星的魔都分公司,就是紫微星国际部,主要承接的就是紫微星国际的外包业务。张江那边还在盖紫微星上研大厦,会把这个业务做起来。业务负责人是柳晴,m7的高管,跟大事业群总裁是一个级别,重视程度很高。”

 李彦红进一步地说:“你知道,成功来自99%的努力和1%的灵感,而那1%的灵感比99%的努力最重要。技术也是这样。”

 “你指教。”

 “一个技术性的项目开发,99%的工作都比较简单,交给庞大的技术团队按照计划和方向去做就好了。那1%的关卡才是最困难的。简单的一些问题,刻苦攻坚也能解决,可真正的世界级难题,就很难做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