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的补丁

 这就是关键点了,周绍宁问:“那么,我们到底是去买谷歌的补丁,还是自研补丁?”

 “自研。”

 周不器没有犹豫,直接给出了最简洁明确的答案。

 现在aster手机还没有在国内上市,预计在明年工信部调整了对智能手机的管制条例后,就会正式推出国内版。

 自研的时间足够。

 到时候,aster海外版的手机系统,是“开源版安卓+原版补丁+谷歌全家桶”的模式。国内版的手机系统,就是“开源版安卓+自研补丁+紫微星全家桶”的模式,把流量都引入到自家的app里。

 这样的模式就存在了一个很大的优点。

 因为国内的流量是导入到自家的软件产品上了,就可以“硬件+软件”一起赚钱,就有了额外的盈利。而海外的手机只能靠着出售电子产品来赚钱。也就意味着国内的手机存在着一定的降价空间,就可以比国外卖得便宜了,不仅是厂商受益,消费者也受益。

 当然,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山寨的补丁肯定不如原版补丁那么好,系统存在着诸多问题,会纵容很多app窃取、监听用户的数据和行为。

 周绍宁担心周大老板对技术不够理解,就进一步地解释,自研的补丁跟原版补丁会有很大的差距,系统的性能、稳定性、隐私安全等诸多方面都存在差距。

 周不器笑道:“你们技术圈不是总流行一句话嘛,技术不够,硬件来凑,技术不够,设备来凑。”

 “提高参数配置?”

 “对。”

 “成本会飙升,打上原版补丁可能只需要1g运存,打上我们自研的补丁,可能就要2g运存。”

 “从营销学的角度来看,这其实是优势。”

 周不器虽然不了解这里面太复杂的道理和技术逻辑,但没关系,作为外行,他不需要知道细节,只需要看结果就够了。

 市场的机制就是优胜劣汰。

 留下的都是最好的。

 前世,在智能手机时代国内一度出现了几十家手机厂商,几番大战之后,最终也就剩下了华为、小米、ov这几家超级大厂。

 看结果就好了!

 这些手机厂商的手机,无一不是自研补丁的安卓系统,然后捆绑自家的软件全家桶!

 这就够了。

 最后胜出者的选择就一定是最优解,一定是市场优胜劣汰的多轮筛选之后最符合国情、最符合消费者习惯的手机产业模式。

 周不器的判断理论就非常正确。

 其实国内智能手机发展的初期,几十家手机厂商中出现了很多种发展模式,其中就有从谷歌那里购买原版补丁,然后搭配上自家的框架服务,为第三方app引流的模式。

 可很快就被市场淘汰了。

 原因就是原版补丁太贵了,这是谷歌压箱底的宝贝,哪能轻易地授权出去?价格的高低,都要反映在产品的成本上。

 同样配置的手机,自研补丁只需要1000元,采购原版的补丁可能就要1500元了。高昂的售价就必然没有市场。

 周不器解释道:“去谷歌买补丁,花销一定不低。买来了原版补丁,操作系统的效果的确更好一些。可是不买原版补丁,而是通过提高硬件配置参数的方式,相当于把钱花在了硬件上。软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没法用数据量化。硬件不一样,配置的高低很直观。”

 周绍宁道:“提高硬件参数,最多只能达到原版补丁短期内的使用效果,系统的安全隐患无法通过硬件来弥补。时间长了,系统垃圾不能定期清除,就会影响性能。”

 周不器叹了口气,“唉,系统长期性的很多问题,不就给了用户更多的更换手机的理由了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