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经济

 “嗯,好吧……”宁雅娴有点吞吞吐吐。

 周不器问:“怎么?有事?”

 宁雅娴道:“产期定了,还有三周。”

 周不器小心地看了沈向阳一眼,觉得他应该没听见,就大声道:“我知道了,忙完这一阵我就过去!”

 这边跟宁雅娴结束了交流,沈向阳就很主动的说道:“就像你说的,一款伟大的人工智能的产品,离不开硬件和软件两个层面。紫微星的弱点是硬件,强项是系统、算法和软件层面。索尼则是硬件领域的王者,就比如qrio机器人,之所以能够跑步,肯定是他们内部专门研究出来了相关的协调控制组件。”

 周不器道:“这都是全球化时代了,任何一款产品内部都一定有着来自全世界的科学技术。任何一家公司都不可能从头到脚、从内到外把一款产品自给自足地做出来。尤其是机器人这样的高科技产品。索尼坚持的那种全产业链制造的商业模式,还停留在二战阶段,早就过时了。”

 沈向阳点了点头,“的确,这是日企普遍都存在的弊病。”

 二战期间,日本因为是邪恶的一方,导致断掉了全球供应链,所有产品都要自给自足,小到一颗螺丝钉,大到航空母舰,都要自己做。

 这就导致日本的很大一批老牌企业形成了这种全产业链不依靠外人的商业习惯。

 这都过去几十年了,日企里还残留着这种战争后遗症。

 苏联没解体的时候,全球化没发展起来。

 那个时候,日企的模式天下无双,日企的产品在全世界都有巨大的竞争力,能够大杀四方。可是90年代以后,全球化来了,在全球化的供应链体系之下,科技公司迸发出了前所有为的生命力,在整合供应商的时候可以货比三家,制造公司选择技术好、成本低的供应商。

 从而就可以让自家的产品物美价廉还有高利润。

 这就给日企造成了致命打击。

 全产业链模式的日系产品在这种时代大变革的新形势下,基本全都奄奄一息,活下来的在苦苦挣扎地寻求合理的改革之路。

 这就被周不器抓到了时代赐予的机遇。

 沈向阳对此也很振奋,“如果我们能够拿到qrio机器人的相关数据材料和设计原理方案,再通过全球化的供应商提供相应的元器件,完全可以做出来成本更低、性能更好更美观的机器人。”

 周不器道:“再跟我们自家的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就可以解决索尼被机器人没有功能性作用困扰十几年的难题!”

 沈向阳笑道:“可以语音聊天。”

 周不器道:“可以有摄像头识别。”

 沈向阳道:“可以跟互联网联系起来,播放歌曲或者放一段老郭的相声。”

 周不器道:“可以有更多的物联网操作,可以控制开关电灯、开关窗帘、开关电视、开关热水器。甚至家里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机器人可以自动报警或者拨打救护车。”

 沈向阳道:“在硬件的人工智能上也要有探索,可以帮忙洗碗、拖地、拿放东西。”

 “呃……”周不器眼神复杂,“那就太遥远了吧?咱们做的是电子宠物机器人,别往工业机器人的方向靠拢。主要是利用我们互联网公司在算法、系统和应用软件方面的优势。机器人能跑能握手能说话就够了。”

 沈向阳笑了笑,“技术都是相通的,软件做到了那一步,硬件控制方面做一些洗碗刷碗的简单工作都不是问题。”

 这就是眼光的问题了。

 别看对方是人工智能的顶级科学家,在这方面还真不如周大老板。

 周不器纠正道:“真不一样,科技行业里,最厉害的是互联网公司。做硬件的公司的发展速度,远远比不上互联网公司。就像苹果,苹果是一家硬件公司吗?这家公司的商业逻辑是互联网,其实是互联网公司。包括做电动车的特斯拉,那也是互联网公司。全世界最优秀的科技人才首先选择的都是互联网,其次才是其他领域。人工智能在软件领域的发展速度,一定会大大地超过硬件领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