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欧洲的时间点

    周不器就收敛了,当晚只跟宝妹妹缠绵温存,让她很满足。

    云收雨散过后,就说起来百代唱片的事。

    “我查了一些资料,百代唱片最近的确要出事,挺惨的,搞不好要破产。”薛宝珊已经是大姑娘了,褪去了大学时候的青涩,欢愉过后,眉宇眼角间流淌着丝丝入扣的妩媚。

    周不器单手轻轻的拥着她,摩挲着她的后背,“破产?不至于吧?”

    薛宝珊轻声道:“可能会更严重,你知道泰丰资本吗?”

    “嗯,英国的一个私募,挺有名的。”

    “对,泰丰资本的创始人还取了一个中文名,叫葛涵思。也不知是谁给他取的,一个大男人,取了一个女人名字。”

    薛宝珊抿嘴轻笑。

    周不器好奇地问:“他怎么了?”

    薛宝珊道:“就是他把百代唱片收购了呀,那是07年的事。当时的百代唱片就遇到危机了,华纳唱片想要收购,开价好像是48亿美元。百代唱片是英国娱乐产业的标志,葛涵思经过评估,认为当时音乐行业正处于低谷期,而数字音乐正处于起步阶段,是个抄底的好机会。然后,葛涵思就找到了花旗银行,向百代唱片发起了杠杆收购。”

    “杠杆收购……”

    周不器抽了抽嘴角。

    靠!

    难怪要找花旗银行,只有美国资本家最热衷这种模式。当初格雷泽家族没钱,就是找的摩根,通过杠杆收购的方式买下了曼联。

    背负的巨额债务,都要由曼联来承担。

    葛涵思收购百代唱片的模式,看样子也是这种套路了。跟花旗银行合作,用未来收购成功的百代唱片向花旗借款,然后用借款去收购百代。

    怪不得欧美国家都那么欢迎孙正义啊!

    同样是兼并购,看看孙正义怎么玩的?堪称良心啊!再看看欧美本土的那些资本家,真是一个比一个操蛋。

    薛宝珊轻声道:“当时,葛涵思出资8亿英镑,又从花旗银行借债了22亿英镑,并承担了百代唱片原有的12亿英镑,以总计42亿英镑的价格完成了交易。”

    “42亿英镑是多少?”

    “具体的汇率我也不太清楚,大约是65亿美元吧。”

    “真贵啊!”

    “这还不算呢,葛涵思对百代唱片收购成功后,就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战略改造,希望能完成数字化战略调整,又投进去了10亿美元。”

    周不器有些感慨造化弄人,“思路是对的,这个葛涵思是个人才。只可惜啊,选错了时机。他以为在07年收购百代是抄底,结果被时代抄了底。”

    薛宝珊抿抿嘴,“是呢,经济危机爆发后,葛涵思都快疯了,很没风度地大骂美国的银行家。这笔交易,可能让他亏损几十亿美元。”

    “不至于吧?”周不器不了解内情,“再坚持几年就好了,挺过了经济危机这一阵,春天就来了。葛涵思应该能明白吧?”

    薛宝珊道:“明白也没用呀,他采用的是杠杆收购。花旗银行凭什么愿意支持他,给他借贷22亿英镑啊?”

    “对赌协议?债转股?”

    周不器马上恍然大悟,想起了什么。

    是了!

    三德子好像说过。

    当初格雷泽家族杠杆收购曼联,是从摩根借来的钱,当时就签了债转股的对赌协议。如果贷款还不上了,那笔贷款就要转化为曼联40%的股份。

    薛宝珊轻叹了一声,“是呀,债转股,可吓人了。”

    “怎么呢?”

    “如果贷款不能及时偿还,债转股就是……就是100%。”

    “靠!厉害!真的厉害!”

    周不器这下算是见识到了美国银行家的手段,玩得真是溜啊,真是把英国人给坑惨了。

    这笔杠杆收购里,葛涵思一共出资8亿英镑和10亿美元的注资,总共23亿美元,再承担超过50亿美元债务,拿到了百代唱片的100%的控制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