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的商业模式落后

这样一来,就不是清华跟硅谷企业的对接了,变成了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对接。对方就不会给大学生们发工资了,所有的开销都由紫微星承担。

许亮杰在硅谷工作很多年,当即否定,“搞形式啊,这不行,老美不吃这一套。是大学生还是员工,办签证时都要写得清清楚楚,人家一看就明白。除非咱们要求大学生退学,脱离了大学生的身份,变成紫微星的正式员工。硅谷其实是斯坦福的科技园,是由高校支撑起来的。所以硅谷的企业都有相同的基因,对大学生会有格外地关照。除了会有各种奖学金和补助金之外,都会给大学生提供足够多的实习岗位,给出很高的薪水。这是惯例了。清华的大学生也是大学生,他们一定会支付薪水。”

王海洋面色微僵,强笑道:“至少可以先把三方协议签下来,给硅谷的企业提个醒。告诉他们这些大学生是紫微星重点培养的人才,让他们注意点。”

许亮杰点了点头,“嗯”了一声,“这是对的,有一层紫微星的潜在关系存在,他们会比较收敛。”

贺阳沉声道:“焦点不是硅谷的企业会不会收敛,会不会主动挖咱们墙角的问题,而是咱们的大学生出国以后,见过了大世面,还愿不愿意回来的问题!主动权不在我们,也不在硅谷的企业,而是在这些大学生手里。咱们的正式员工派出去了,可他们在国内买房了,谈了恋爱,就有了羁绊,就只能回来。大学生在国内是一片空白,去国外也是一片空白,羁绊太少。”

周不器道:“对,这是最关键的一点。”

孟厚坤有点不耐烦,气道:“其实就一点,钱!硅谷能给出比我们高的工资!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都是人,谁没有思乡之情?谁没有爱国之情?情怀不能当饭吃,首先得特么过上好生活!”

王海洋摇头道:“涨工资是不可能的。”

这个问题,周不器早就跟贺阳讨论过。

给一些基层的技术人员开出可以媲美硅谷的高薪,紫微星完全可以做到,每年就是多支出几个亿而已,不算什么。

关键是不能给。

绝大多数人工作都不是为了理想和情怀,而是为了赚钱,为了更好地生活。没钱的时候,他们会非常地努力,奋斗奋斗再奋斗。

有钱了,身上的那股劲就没了。

包括很多企业家也是如此,创业成功了,财务自由了,想买什么就能买什么,漂亮女人换着玩……时间长了,人生就茫然了,就失去奋斗目标了。

连张朝洋、王实这种级别的大佬都不能避免。

真正能够在财富自由之后还能继续奋斗的人,依靠的都是个人的兴趣、情怀和理想。

给员工涨工资很简单,可后续的一系列问题不好解决。

不努力了怎么办?躺平了怎么办?有钱了有底气了不听指挥了怎么办?男人有钱就变坏,天天把心思都用在了别的地方,怎么办?

这是人性。

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能够在财富自由之后依旧对工作充满了热爱,充满了兴趣。

兴趣才是人生最好的导师。

而国内的教育最缺的就是这种东西。

计算机热门,就都纷纷报考计算机系;金融热门,就都纷纷报考金融专业;医学热门,就都纷纷去学医了。

归根结底,是因为学这个专业更好找工作,更容易赚钱。

这是赚钱导向。

只有极少的一部分兴趣导向,才能在工作之后脱颖而出。就像王小船,从小就对计算机深度痴迷,极度热爱。不是为了钱而工作,反而成了最有钱的群体的一员。

想从普通员工一步步地变成高管,除了能力足够强大之外,必须要越过财务自由的心理关,要么有强烈的兴趣,要么有强大的情怀。没有精神属性的支撑,做不了高管,最多到中层就歇菜了。

贺阳叹了口气,缓缓的道:“涨工资这件事太复杂,不容易运作。可以想办法从其他方面找补,比如解决首都户口。”

孟厚坤淡淡地道:“户口是其次,主要是房子。国家把大环境都构建好了,要利用好这个专属于我国的优势。咱们可以推出一项福利政策,公司会帮着那些优秀的有潜力的员工支付房子的一部分首付,贷款让他们慢慢还。一个月的工资一半用来还房贷车贷,工作关系也就稳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