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会

    相比之下,印度人就不会了。

    华人心中的强国梦是基因里带着的,这是属于祖先的荣光。很多人都是宁可冒着巨大的风险,也想做出一些贡献。印度跟华夏的差距太大,方方面面都落后。印度裔也没什么心情回国报效,就想一辈子安安逸逸的在美国生活。

    这就让老美产生了信任。

    同样是吃苦耐劳,印度裔、越南裔、马来裔这些来自落后国家的科技人才,会比其他的亚裔更受欢迎。

    “你们这是要去礼堂吗?”

    “对。”

    “别去了,跟我走吧,去迎宾楼看看,比尔·盖茨在那边当导游呢。”

    “啊?”

    苗人凤和鲁肃就有点受宠若惊。

    周不器一挥手,“走吧,名义上,就说你俩是我的助理。”

    去了迎宾楼,就看到了二三十人,很多面孔都很熟,比如易贝的梅格·惠特曼,比如新闻集团的默多克,比如雅虎的杨志远。

    墙壁上挂着很多老照片,每一张照片的背后,都是微软的一段成长史。

    此前来过的人,都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去窃窃私语拉关系了。

    没来过的人,都饶有兴致的听着比尔·盖茨和史蒂夫·鲍尔默的解说。

    周不器、苗人凤和鲁肃三人,就跟着比尔·盖茨,把整个微软的发展史都参观了一遍。

    大家都很熟悉比尔·盖茨,世界首富嘛,微软的创始人兼董事长,太有名了。

    可是对微软的CEO史蒂夫·鲍尔默,就不是很了解。

    比尔·盖茨就很得意地说了一段他俩在哈佛上学时的一段故事。

    当时,比尔·盖茨读大一,鲍尔默读大二,因为“特立独行”的相同属性,以及远超常人的理解能力、反应速度和永远也消耗不完的精力,这俩人像是两个大奇葩。

    然后,他俩就搬进了同一间宿舍,成了室友。

    谁也不服谁。

    都想证明自己更优秀。

    比如谁打游戏更厉害?两人就几天几夜的在宿舍里打游戏,谁也不出门。比如谁的数学能力更厉害?吵闹声被隔壁同学给举报了。

    最夸张的一件事,两人为了证明自己是更聪明的那个,毅然决然地跨专业选修了难度极高的研究生课程——宏观经济学。

    这还不算。

    为了证明自己厉害,两人挑好了课程之后,谁都不去上课。不仅不上课,一学期下来,谁都不许学习与宏观经济相关的内容。

    到了期末,快考试了。

    两人才约定好,同时发力。

    几天几夜不睡觉,拼命的学习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时,满分是100分,比尔·盖茨得了99分,鲍尔默得了97分。

    这个成绩让为研究生讲课的老教授很震惊,细查之后,才发现这俩人一堂课也没上过,一个是大一,一个是大二。

    再一细查,发现这俩人别的课也不上,天天逃课。

    而这俩人门门课都是A。

    “花最少的时间来获得最高成绩,是我们当时的拖延游戏。”

    说到这件事时,比尔·盖茨掩饰不住得意。

    鲍尔默则一脸的愤愤不平,表示自己当时发挥不佳,这才导致分数低了2分。

    周不器听了这个故事,有点麻了。

    他当初组建十校创业联盟时,采用了交叉混合的选材方式,考察了能力、韧性、眼界、包容性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尽可能地挑选出那些不以学业为重、不怎么上课却也能够有出色成绩的“天才”。

    结果证明,他的选择比较成功,绝大部分人都能独当一面。现在成就比较低的,也就是薛宝珊、陈东和孟厚坤了。

    宝珊是婕妤传媒的副总,陈东和孟厚坤是紫微星的M5。

    可这一比较,差距就出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