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报复是还击

    周不器觉得后槽牙有点疼。

    这特么!

    太不地道了!

    呃……

    许是李彦红也听说了什么。

    百度要做C2C电商去跟淘宝竞争,消息已经是业内公开的秘密。阿里方面马上做出了反应,跟百度的广告合作截止到今年年底。到了明年,就老死不相往来了。淘宝的流量源头,选择了朋友网,选择了微点!

    紫微星和阿里结盟了,百度和微点又在搜索领域激烈厮杀,已经没有缓和余地了。

    “挽留了吗?”

    “留不住。”

    周不器叹了口气,“所以说啊,职业规划中,选择比能力更重要。要是留在校内网,就算他们的能力不能提高了,可只要坚持几年,等紫微星上市了,几百万的身家很轻松。去了百度……呵呵,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石婧琳气恼道:“你快别关心他们了,他们已经不是你的员工了!这事你说该怎么办?”

    “你觉得怎么办?”

    “对等报复。”

    “嗯?”

    “去百度成建制的挖一个项目组过来!”

    “不现实,也没必要。”

    周不器摇了摇头。

    百度的薪资是业内最高的,平均工资比紫微星还高,挖人难度太大。更重要的是,百度是一家成熟的已经完成上市的企业,企业结构非常完整。

    最明显的一个标志,就是几乎满员签订了《竞业限制协议书》。

    员工一旦跳槽加盟了竞业禁止的企业里,就有可能会面临起诉,索赔巨额赔偿。

    紫微星目前还没能力落实这件事。别说紫微星了,哪怕淘宝,前几年也被企鹅成建制的挖走了一个团队去做了拍拍。

    员工们肯定是不愿意签竞业协议,除非是公司底气足够强硬。可在对待核心成员,公司是处于被动的一方,核心骨干不签,也拿他没办法。

    不过,一个项目团队里,总有人签了协议,有人没签。

    这就可以有效地避免成建制地被同行挖人,保留这个项目组的香火完成延续,不至于出现断层。

    对于这件事,周不器和贺阳、王浩阳、王海洋都能人商量过了。大体的意思是,目前的人力资源工作,还是以招聘为主。

    到了明年,才全面地向员工们落实竞业协议。

    竞业协议可不止是签个合同那么简单。

    签了协议的员工,如果是正常离职,公司需要给予竞业协议补偿金。如果不给,协议就无效了。哪怕是给了,怎么追踪员工的下一份工作?追踪到了,又要起诉打官司……整套流程非常繁琐,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精力来处理这些与本公司具体业务无关的事。

    就比如百度从微软研究院成建制的挖人,紫微星也挖走了王建博士和4个技术人才。这事微软就没法起诉。

    起诉成功了,无非是获得几百万的赔偿。

    这点钱,对那些高级人才来说不值一提。

    关键是,这种案子的起诉成本太高。

    如果对方是个普通的小员工,以一个公司的力量去对付一个人,这会很容易。如果起诉对象是王建博士这种级别的,那么打官司的就不是微软和王建了,而是微软和紫微星,这就成了扯皮拉锯战。

    微软研究院是个科研机构,哪有那么多闲杂人士来做这种事?

    谷歌把李开覆的团队集体从微软研究院挖走,做起来了谷歌亚洲研究院。微软方面一度大怒,发起了诉讼。最终也只能是不了了之,私下和解了。

    说白了,什么是竞业协议?

    是大公司对单个员工的法律恐吓、法律威胁,心理作用大过实际作用。

    如果员工胆子大,隐藏的够好,下一份工作不被前东家发现,就没问题。

    如果这个员工足够优秀、足够强大,也没问题。比如后世中字节跳动从企鹅挖了核心高管,官司打了一年,也才赔了100多万。可那位核心高管,早就为新东家打造出价值几十亿的产品体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