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微工程院

    很符合“大研发、小皮肤”的企业结构。

    朋友网、微点、校内网这些事业群,都相当于“小皮肤”,而程秉皓负责的这些技术业务项目,就是“大研发”,是一个提供高级技术算法的研发总部。

    如果把分布式系统的若干项目也划给程秉皓,那么“大研发”的属性就会愈发明显。

    周不器的思维马上发散,想到了更高的层面。

    倒不是他的水平比张一明高,而是因为双方的位置不一样,很多时候就是屁股决定脑袋。

    就比如紫微大讲堂的内部培训课里,贺阳就多次讲过,怎么提拔下属?

    其实很简单,大胆的把他放在更高的位置上就可以。

    在较低的位置上,他展现出来的能力似乎驾驭不了更高的职位。可只要放上去了,有了更高的位置视野,思维方式就会改变。

    周不器道:“如果是这样的话,我觉得可以设立一个新的部门——紫微星工程院,让程秉皓兼任第一任院长。”

    工程院和研发院不同。

    研发院是盲人摸象、是浑水摸鱼。什么都不清楚,是押注似的往上冲,做什么,该怎么做……一切都毫无头绪,失败的几率极高。这是通过技术摸索,对未来的商业应用的探索。

    工程院失败的概率则很低,做的是项目工程。是先有需求,然后才启动项目。是对现在的商业应用的探索,做的是即插即用的产品。

    是“小皮肤”提交了技术需求,然后工程院再根据前端的需求,做相关的产品研发。就相当于紫微星的“大研发”总部。

    张一明马上理解了他的意思,有些惊讶,“你是说要把通用的产品算法,都交给这个工程院来做?”

    周不器摇摇头,“此前已经有过定论了,‘大研发、小皮肤’的策略过于冒进。就算要搞,也要慢慢地搞,一步一步地来。紫微星工程院就是一个尝试。不是把所有的全局性技术产品都交给工程院,而是把一些高端的技术算法,统一交给工程院来做,比如分布式算法、比如推算算法、数据处理算法。一些小功能小技术,还是维持现状,不要大动。”

    “这……”

    张一明略带迟疑。

    周不器眉梢一挑,“怎么了?”

    张一明轻咳一声,有些为难,“如果成立这个工程院,把紫微星的所有高端算法产品都放在这里,让程秉皓去主导……这工作量不小,而且涉及到的技术方向太多太杂。我感觉……他未必能行。”

    周不器抽了抽嘴角,气道:“你不是说他能胜任吗?”

    张一明道:“我说把分布式都汇笼过去,他能胜任。如果做一个集中性这么强的工程院,那牵扯得就太广了。现在的模式,是一部分与高端技术由程秉皓负责,一部分是许亮杰牵头,还有一部分下放到各个事业群里。程秉皓最擅长的是搜索相关的算法,对数据处理、爬虫算法和分布式都还行,别的就未必了。”

    周不器点点头,“那就一步步走,先把一些程秉皓擅长的高级算法放在工程院里。以后再慢慢的把所有高级算法都放进去,然后逐渐的把中低端的、能够通用的技术性产品也放过去。践行‘大研发’的策略。”

    张一明眨眨眼,忽然想到了什么,压低声音,“我听说,许亮杰要干点大事?他要把沈向阳给挖过来?”

    “是有这打算。”

    “把他挖过来了,做什么啊?”

    “紫微星研发院,主抓人工智能的大方向。我听说硅谷已经搞了很多年,国内落后的比较多。”

    张一明深以为然,“嗯,这个方向很好。不过,他可是微软研发院的院长,咱们挖过来当紫微星研发院的院长,是不是有点大材小用了?”

    “嗯?”

    “微软亚洲研发院多大的规模啊,中日韩都有研发中心,研发人员几千人。咱们的紫微星研发院,还是个空壳子。吸引力未必那么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