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雅娴讲故事第三弹

    “也是关心你。”

    “嗯,他说他女儿跟我一般大,一个人出国很不放心。然后我就告诉他,我现在就是一个人在国外。”

    “哈哈。”

    “后来去了新加坡,觉得挺亲近的。一个小县城,面积不大,到处都是华裔,感觉比在日本呆着自在。可进了项目里,就崩溃了。”

    “怎么了?”

    宁雅娴苦涩的说:“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多元化国家,日本人、新加坡人、马来人、美国人、印度人、欧洲人、华人,还有中东那边的人,大热天40多度还顶个帽子。参与前一个项目的时候,我就觉得印度人和西班牙人的英文已经够难受了,结果去了那以后,才知道小巫见大巫。各种口音不说,还带着各自母语的语法和感叹词,开会的时候,简直跟群魔乱舞差不多。”

    周不器却没心笑话了,感叹了一声:“这才是国际化的大公司啊!”

    宁雅娴点了点头,“这个项目做了半年,特别忙。直到项目结束时,我才有时间把县里都转了一遍,感觉对新加坡还是充满了迷茫。那天回东京,我行车对出租司机说,‘去国际机场。’那司机就很嫌弃的看了我好一会儿,说‘本来就没有国内线。’我才有点恍惚,恍如隔世。”

    周不器笑道:“你讲故事的水平可真高。”

    “回到东京,颓废老头对我很欢迎。结果一下就清净了,一个多月时间什么事也没有。跟他说,他告诉我这家公司是个蠢蛋,得耐心等机会。”

    “蠢蛋?”

    “嗯,他告诉我,绝大部分的日企,其实都很蠢。认真干活的人得不到重视,那些什么也不会,虚伪浮夸的人却能步步高升。我当时还挺惊讶,以为他是在反省自己呢。”

    周不器好笑道:“好好讲故事,我不是小孩子,不用带这么多幽默句式。”

    宁雅娴抿抿嘴,也说的很开心,翘着嘴角,笑盈盈的说:“他跟我说,他年轻那会,也曾独挑大梁,一个人带着几十人的团队,加班加点的完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就在他以为自己会成为部门长时,晋升的那个却是走关系、玩人脉,玩职场政治的家伙。”

    “所以他就颓废了?”

    “对。”

    “血淋淋的教训啊。”周不器多有点感慨,“有功不赏,的确会很打击士气。”

    宁雅娴道:“不过他说我年轻,不应该学这些。后来还帮我走了关系,把我调去了国际部。这才是真正的有主核心业务的骨干部门。去了国际部,我才是真正对这家公司有了清楚的认知,工作能力也有了巨大的提升。”

    “国际部?就你上次说的那个,部门长是个女人?”

    “对。”

    “她不是不喜欢女员工,怎么又招了?”

    “国际部太复杂了,正在改组,这才得到的机会……”

    这时,贺阳来到了办公室。

    故事就讲不下去了。

    说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新的首席财务官的目标。

    有两个,一个是普华永道华夏分公司的副总蔡卫,一个是毕马威燕京分公司的首席审计合伙人丁静怡。

    前者是男性,后者是女性,都是40岁出头。

    选财务官和选别的高管不一样,年龄可以大一些,才能有丰富的财务管理经验,决策也足够稳重。

    他们的工作都很稳定,都有着丰富的经验,推进了数家国内公司的海外上市首发工作,并主导参与首次公开发售审计及年度审计。除此之外,他们也向跨国企业提供审计、会计及咨询服务。

    从履历方面来看,都差不多。

    不过,挖人的难度很大。

    做金融专业的,当然是在会计事务所、证券公司这类的金融公司工作更顺手。就跟律师一样,最优秀的律师一定不是在大公司里,而是在dú • lì 的律师事务所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