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破烂还传染

    “那行吧,回家。”周不器不以为意的笑了笑,然后,打开车窗叫司机上车。又回头说了一句:“对了,以后给我准备,得买大号的。”

    “嗯……嗯?”

    宁雅娴美眸一睁,随即就想通了,忍不住“扑哧”一笑。

    “你笑什么?”

    “你露馅了。”

    “开玩笑!”

    “反正我都知道了。”

    “莫名其妙。”

    周不器轻哼了一声,心中暗暗琢磨,到底是哪块露出了马脚。想了一会儿,就懒得去揣摩了,从兜里又掏出了一张纸条递了过去。

    是一张电话号码。

    “这是邓小姐的联系方式?”

    “嗯,你记下。”

    “行。”

    宁雅娴马上拿出手机,把号码记录下来。心情晴朗了不少,感觉受到了老板的信任。

    周不器还在那自顾悠悠:“这次时间仓促,感觉还不少话没聊到。以后有机会了,可以再找她聊一聊。”

    “聊人生吗?”

    “对。”

    “老板果然是人生导师。”宁雅娴勾着嘴角,强忍着笑。

    周不器哼了一声,“那是。”

    ……

    2006年,国产手机进入了一个冰冷的寒冬。

    不单是整机,而是整条产业链。

    国际巨头在以芯片为核心主导的前提下,向各个环节都发出了挑战。短兵相接,国内企业如秋风扫落叶般的被击溃。

    其中,就包括手机巨头中电赛龙。

    最强盛的时候,中电赛龙收购了飞利浦的研发中心,在全球销售的所有飞利浦手机,都是由中电赛龙设计。

    另外在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国也都设有研发中心。

    堪称是国内走在技术的最前沿的手机公司,在研发中投入很大。

    可结果怎样?

    波导、步步高、华为、中兴等公司纷纷削减手机研发费用,联想、夏新、TCL甚至直接裁撤掉了手机研发部门。这些公司的手机业务都还在苟延残喘。

    中电赛龙却要彻底玩完。

    面临破产。

    其实从去年开始,“塞龙系”旗下的飞利浦手机和阿尔卡特手机,全球业务就开始萎缩,国研的手机已经跟不上世界潮流。

    核心主业也遭遇重创。

    中电赛龙的核心业务是手机的工业设计,即手机设计的整体解决方案。手机的零配件有200个左右,并不是说随便采购几家的元配件组装起来就可以,因为大部分的产品都是不兼容的。这就需要工业设计,要反复验证,拿出一整套全部兼容的零配件。

    过去,一套整体设计方案是200万元。

    国外巨头进入这个市场后,直接完成暴击,价格压到了20万元。别说利润了,连工资都发不出来。

    因为零配件的兼容问题,核心在于芯片。而手机芯片基本都是国外的,比如摩托罗拉自己设计的芯片,肯定是在设计之初,就已经规划好了可以和哪些零配件做兼容配比。

    如果是中电赛龙为摩托罗拉芯片做解决方案,没有内部资料,就要把市场上的零配件都找到,挨个比对挨个试。成本自然会高。

    这一天,颜光明好生打扮了一番,西装革履。

    只可惜,肚子有点大。

    大腹便便的穿西装,一点都不好看。

    他去紫微星找了周不器。

    自从上次谈完,他就上心了。做MP3只是试水,未来很有可能要做手机。

    “中电赛龙?”

    “对,已经资不抵债,要完蛋了。”

    “你有什么想法?”

    颜光明坐在他的办公室里,很热切的道:“现在,中电赛龙和飞利浦的协议已经到期,飞利浦也已经发声明,退出手机市场了。没有了飞利浦的品牌和市场效应,他们就没法再贷款、再融资。破产是一定的,所有资产会接受破产清算,可是他们有几千号手机行业的人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