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拍即合

    接下来,是贺阳讲管理。

    他就专业多了。

    都是干货。

    比如一个观念——不可或缺的人绝对不能提拔。

    只一句话,就惊愕的大家鸦雀无声,感觉有违常识。

    贺阳做出了很详细的解释。

    晋升的第一步,得先做伯乐,得培养好接班人。没有接班人,就是不可或缺的人,就不能提拔。因为晋升到一个新的岗位,原来的业务就垮掉了,这是巨大的管理风险。

    所以,每一个管理者都是教育家。

    教出的徒弟能力越强、数量越多,晋升的可能才越大。谁要是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想法,能力再强也升不上去。

    ……

    周不器和孟厚坤去跑机关,把实名制的策略落地。

    如果是公安部这样的强权机构,又涉及到了公民的基础信息,跑成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可教育部就不一样了,这是个冷衙门,想舞枪弄棒都没资格。

    不过,涉及到全体大学生的学籍档案,仍旧比较敏感。

    一旦泄露,也是不小的事件。

    不可能一次就跑下来,领导们需要开会研究。

    没想到这次他们效率极高,第二天下午,就收到了高等教育司的回信,说是原则上可以合作,他们愿意帮助校内网为大学生普及实名制,加强约束与监管。

    这太重要了。

    大学校园,尤其是一些重点院校里,铺天盖地都是一些与主流声音相悖的言论。国家在这方面一定程度是放任的,如果对大学生也像对普通老百姓一样去灌输主流的声音,就别想再有开拓性思维,会极大的扼杀创新和创造力。

    大学课堂里普遍就是随便说、随便讲,不审查、不约束。可要是哪个老师化身公知,把大学课堂里的话当成公众知识传播到外界,那就得处理了。

    这种放任,就导致大学校园里的不稳定性要外界社会高不少。

    而且,大学生本就很热血。

    加强对大学生的监管、监控,一直是高等教育司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没想到……打瞌睡就有人送枕头了!

    校内网要推行实名制!

    让每一个校内网账号,都跟大学生一一对应,这简直就是帮了他们一个天大的忙!

    这年头,互联网还是一定程度的法外之地。

    网络上到处都是一些不良信息,因为不是实名制,又没法查办。仅仅是删帖,岂能起到震慑效果?

    发表一些反主流言论倒是次要的,关键是有人在互联网上实行诈骗、赌黄毒,甚至qiāng • zhī 贩卖等勾当,性质非常严重。

    校内网实名制了,又可以绑定朋友网、MSN、京东、微点安全卫士等诸多账号……这就太好了,相当于实时监控。

    至少可以确保全国的大学生都规规矩矩,都是干净的。

    以后真出了事,教育系统首先就可以把自己的责任摘除干净。

    太好了!

    这简直就是校内网送给教育部的一份大礼!

    所以这次接到申请,部里领导第一时间就开会研究,然后几乎没什么反对力量的就接受了。唯一的分歧是,他们不会把大学生们的档案信息交给校内网。

    万一造成了信息泄露,谁也无法承担责任。

    给出的最大权限,就是校内网可以调用、访问教育部的数据库,进行一对一的比照。只能调用,不能采集。

    具体的操作流程,就是校内网可以跟教育部旗下的学信网展开合作。

    周不器当然不甘心。

    又去争取。

    学信网是官方办的网站,更新慢、响应速度慢,而且只能面向IE浏览器内核。大学生要是使用火狐浏览器登陆校内网,都没法进行实名认证。

    可惜他们坚决不同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