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制

    国家对有“教唆”性质的负面报道,都会严格监管。甚至前几年很火的破案类的电视剧《重案六组》,后来发现很多犯罪分子都在学这里面的手段实施犯罪,然后领导发话,就把这个题材都给禁了。

    又比如一个农民工假装富豪钓妹子,玩了几十个女大学生,骗财骗色,生了七八个孩子,后来露馅被抓起来了。就有记者写成文章报道了。结果就是马上出现了一大批伪装的二代、富豪、海归、高管,玩这种骗财骗色的手段。

    人性就是如此,向恶容易向善难。

    周不器深懂这个道理,所以一直在努力的约束自己的行为。

    孙同宇低估了这小子的深沉,笑道:“行啊!不过……你可别自己把自己骗了,你那校内网说的好听是实名制,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周不器道:“想想办法,总能另辟蹊径。”

    “怎么?你还能绕开有关部门?”

    “多新鲜啊,说不定哪天你的支付宝还绕开网银了呢。”

    “行了,不跟你说了,我一会儿还有个会。你要是真能做出一套新式电商流程出来,我还感谢你呢。”

    “我努力!”

    周不器笑着结束了通话。

    然后就叹了口气。

    要想人不作恶,个人素质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外部要有足够的监管和威慑。双剑齐下,才能有效果。

    “监管……威慑……”

    周不器眯眯眼睛,愈发觉得这事大有可为。

    京东、当当、淘宝、亚马逊、易迅等网站做不了,因为他们面向的社会大众,那环境多复杂啊,鱼目混珠。

    相比之下,大学校园就单一多了。

    都是大学生。

    都要在大学校园里学习、生活。

    恰恰,校内网这几年在大学校园里推行的种种举措都深得教育系统的支持,关系很好。而全国大学生的学籍档案,都掌握在教育部手里。

    跟公安机关合作,去核实身份证肯定是不行的。身份证是公民的最重要的信息,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安全认证,还真不能随意的给一家民企授权。

    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很难获得批准。

    即便批准了,对网站来说运营压力也太大了。

    可学籍就不一样了。

    虽然也是一些基础信息,但没有身份证图片,也就不会担心公民身份证复印件的大规模外泄……

    毕竟做很多重要的事,都需要用身份证复印件核实,而不是姓名、年龄、出生日期、本科大学等等基础信息。

    而这些基础信息,对校内网的“实名制”计划,就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现在的校内网,也倡导实名制。

    可这个实名制,并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实名制,而是校友关系上的理论性推导,如果上了法院,无法作为证据采纳。

    比如,周不器想注册校内网账户。

    他需要填写姓名、年龄、手机号码等等基础信息,然后填写学校、院系,班级。这就算注册初步成功了,校内网方面没有任何审核能力。

    那怎么确定他的信息是准的呢?

    通过校友关系。

    初步注册完成后,周不器就会进入自己所在学校、院系、班级的关系网。然后,系统就会给他把同学们推荐过去。

    周不器需要把申请链接发给不低于3个同学,让他们核实确认。

    如果这些同学认可了,承认他们班真有一个周不器,那就说明这个注册新用户是真实有效的,就可以成为校内网的用户。

    与此同时,注册所用的邮箱是否是该校的邮箱,注册所在地的IP是否是该校的IP,都会作为参考。

    多番印证下来,基本上也就**不离十了。

    但肯定会有漏网之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