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图

    这太美好了。

    令所有人都眼前一亮,已然当成了使命。

    可后遗症也是明显的。

    博客是长篇大论的精英主义,每一个观点的背后都是详实的论据阐述。狗屁不通的言论和乱七八糟的论据,只会引起哄笑和嘲弄。

    推特模式则完全改变了,只说观点,不说论据。结果就是最能被大众理解的浅显易懂的观点成了最主流声音。

    因为人多势众,所以关注点就高。

    进而就导致了去精英化潮流,反智盛行。

    互联网创造的信息茧房,助推了全球性的极左思潮,连懂王都成了总统,连《黑豹》这种电影都能入选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候选,甚至欧美国家宁可接受中东难民,也不欢迎亚裔移民,只因为亚裔普遍都工作太认真了。

    简直就是一场世界性的灾难。

    不过,周不器不想过多干涉,他也没那个能力,他也不认为自己能够想明白这么复杂的社会学问题。

    他只是一个商人。

    说难听点,是个资本家。说好听点,是个企业家。

    而且这里是美帝,不需要管那么多,捞钱就好了。

    在谈到Facebook时候,周大老板又做出了重要指示,他说:“Facebook需要建立好友关系,然后才能看到好友动态。可推特不应该设置社交压力,要让每一个人都可以自由的发表个人观点,不需要建立好友关系就可以评论和转发,也不需要实名化。”

    这就很重要了。

    现在世界上主流的社交网站,主要就是两种模式,一种是博客类,以MySpace为代表,一种是好友圈类,以Facebook为代表。

    推特想要在社交领域分一杯羹,一定要在博客和好友圈这两个模式中,走出一条不一样的路来。

    周不器的这句话,直指最核心!

    用大众传媒跟博客竞争,用更加开放自由的社交环境来跟Facebook寻求差异化。

    这市场定位绝了!

    推特的四大创始人,一个个都目瞪口呆的。

    感觉看见了上帝。

    然后,周不器又抛出了第三个大杀器:“博客也好,Facebook也好,都是用户以自身为主的个人状态的更新。即,What_are_you_doing?可推特要更加开放、更加多元,创建了一种新型的信息网络,要变成what’s_happening?”

    “有什么区别吗?”

    这个观点有点超前,在推特诞生初期,几个创始人都一头雾水。

    周不器高深莫测的解释:“比如,当街道的角落发生了火灾时,前一种的推文,会是‘我在第三大街的市场拐角处看到了大火’,后一种的推文,则是‘第三大街的市场发生了火灾’。前者是日记,后者是新闻。假如全世界的用户都聚集在推特上,那么全世界各地所发生的事,就都可以分享出来,形成对话的媒介,是新媒体的平台。”

    简陋的会议室内,所有人鸦雀无声。

    就好像是周不器个人表演的时间。

    虽然,双方无法直接交流,需要有翻译在旁。可这么伟大的构想提出后,那份真知灼见所带来的人格魅力,似乎就超越了语言的障碍,延伸到了每一个人的心中。

    太震撼了!

    埃文·威廉姆斯深吸了一口气,震动莫名的说:“这哪里是创业啊?分明是筑梦啊。”

    杰克·多西只提出了一个概念,就拿到了20%的股份。

    周不器的这份筑梦图,价值多少?

    接下来的融资谈判,就异常顺利了。

    因为创始人们都知道,这伙投资人虽说来历古怪,但真的有能耐。让他们参与公司的战略决策,是梦寐以求的事。

    中午吃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