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听则明

    “那你担心什么?”

    “没有风险性预算啊,万一发生了什么意外事件呢?比如工程难度太大,研发方向错了,要推倒重做,或者要继续增加团队,又或者要采购一些知识产权和技术专利……”

    周不器笑道:“老王,你就放心好了。交给你个任务,确保今年公司的各个业务能够正常运转,新项目的研发经费准时到位,这就够了。把储备金花光了也没关系。”

    “啊?”王浩阳愣了一下,脸色一变,“这可不行!老板,你年轻可能不懂,我跟你说道说道。融资的时候,一定不能等钱花光了再去联系资本,那会被资本压死,我为鱼肉、人为刀俎,想怎么压价怎么压价。账上必须要有储备金,不仅是确保公司运营安全,也是将来跟资本谈判时的底气所在。咱们要是弹尽粮绝了,人家给快面包渣,咱们都得当祖宗供着。”

    周不器好笑道:“谁说要去融资了?两年之内,我不打算开启融资。在这个阶段,还是应该全心全力的自我发展,少跟资本打交道,避免干扰。”

    “那你是……”

    王浩阳心头跳了一下。

    心想这个年轻老板不会真的那么有魄力,从自己家拿钱往公司里投吧?那可真是太伟大了,堪称中国好老板。

    周不器当然不会拿自己的钱往里填。

    老爸是有钱,都在股市里,可那不是自己的。

    他的个人账户上只剩下了2000万,是一大家子的生活费,不能乱动。

    “老王,你不会真以为我去美国是扶贫吧?”

    “嗯?”

    周不器摆摆手,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王浩阳点了点头,迟疑了一下,低声说:“其实,还是有办法解决薪酬开支过高的问题。”

    “哦?”

    周不器眉梢一挑。

    王浩阳道:“我国的税法不太健康,跟国际主流国家完全不同。就像美国,一年总税收中,个人所得税占据20是重要的税源。国内则不同,在这一块数据中,只有7%。”

    “没人交税吗?”

    “一般只能面向中薪阶层,真正的高收入群体,很难把税收上来。”

    “为什么?”

    “正常逻辑,个人所得税一定要比企业所得税低。刚开放的时候,我国的企业所得税是55%,个税是45%,这是合理的。后来税改,要减轻企业负担,企业所得税一步步减少,变成了现在的35%,可个人所得税还是45%,这就不对了。”

    周不器试着理解,“所以说,很多大老板都不在公司里领工资,而是吃喝拉撒所有的钱都挂在公司的账上。因为领工资了,要交45%的个税,放在公司里只需要交35%的企业税。”

    “对!”

    “那高管呢?”

    “变更人事关系,由分公司支付。”

    “什么意思?”

    王浩阳道:“在港府或者新加坡成立分公司,然后在港府或者新加坡的分公司来发工资。那边都是固定税率,港府的个税是15%,新加坡的个税是20%。一般华人公司都是在新加坡交税,本土公司都是在港府交税。”

    周不器讶然道:“差距这么大?”

    “对。”

    “那为什么不改呢?”

    “欺负老实人。”

    “啊?”

    王浩阳叹了口气,说道:“咱们国家是重税。可很多专家又说了,我们的收的税,跟国家GDP相比,一点都不高。根本原因,是咱们这套系统有严重问题,国家只收一部分人的税。能收上来的,就拼命的收。比如一些传统企业,没法在港府开展业务建立分公司,就没法调动人事关系,就只能按照国内税率交税了。只有一些没法走海外关系的老实人、低收入群体,以及国企领导,才会走国内的个税体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