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处处受遏制

    周不器好笑道:“没关系,让他们骂去吧,咱们只要做好自己的就行。”

    关婷道:“不解释吗?博客网好像跟咱们有仇似的,这篇博客都上首页了,在主推呢,阅读量比一些情感博文更高。”

    “资本的游戏而已。”

    “什么意思?”

    周不器道:“这篇博文你看过之后,不觉得奇怪吗?开篇说了一大堆校内网的事,到了最后却没重点了,着力介绍露脸网了。”

    “嗯,是啊。”关婷挠挠头,显然不懂营销软文的套路。

    周不器就解释道:“其实这篇博文的根本目的,就是蹭咱们的热点,吸引大家的关注,然后给他们的露脸网打广告而已。博客网的投资方是IDG,如果我所料不差,露脸网应该也拿到IDG的融资了。所谓的批判,都是假象,只是资本的套路。”

    “啊?不会吧?”

    关婷大惊失色,难以置信。

    周不器就起身,摆摆手,“你先自己研究一下吧,这种营销软文……运用好了,作用还是挺大的。这也算是互联网营销的一种创新吧。我不跟你说了,回头郭鹏飞又该跟我翻脸了。”

    关婷小脸一红,又瞪了他一眼。

    果然,没一会儿,郭鹏飞就一脸严肃的走了过来,看起来是有正事。可小眼神就有意无意的瞟着关婷,一下就露馅了。

    周不器又好气又好笑,“什么事?”

    郭鹏飞拉下凳子,坐下来,很认真说:“咱们和豆瓣网的合作,推出的电影、音乐、书籍的点评和打分,这个功能深得喜爱。我觉得这件事很有价值。facebook不就是嘛,之所以能快速的火起来,就是哈佛的学生在给校花们的长相打分,这种品头论足的指点行为,虽然恶俗,却有黏性。”

    “所以呢?”

    “可不可以给课堂打分?”

    “哦?”

    郭鹏飞道:“就比如咱们北科,我最喜欢张会泽教授的课,他讲课的风格风趣幽默,能把最复杂的知识用最诙谐的语言描述出来,在同学们都大受欢迎,很多外系的同学也都过来旁听。我们就可以增加一个项目,给张会泽老师的《信息工程》这门课打分,并写出评价。”

    周不器眉头一挑,看他一眼。

    这个功能,有点敏感啊。

    给老师打分……这是教务处的权力啊,是跟职称晋级有直接关系的。

    一旦校内网推出了这个功能,优秀老师评分高高在上,水平差的老师评分一定也会很低,分水岭就出来了,就得罪人了。

    当然,如果只是得罪水平很差的老师,也没关系。

    万一评分低的老师打败了评分高的老师,晋升为副教授、教授了,这怎么办?这不是制造舆论矛盾吗?

    还有更严重的。

    这种理工科类的课堂还好说,政文史法类的文科怎么办?

    大学跟中小学可不一样,尤其是最顶级的高校,那些大教授们都很敢讲话……或者可以这么说,北大、人大那些大教授的文史科类课堂,就没有一个不404的。

    恰恰他们的水平又极高,课堂氛围活跃,极受学生喜爱。

    那样的内容,在高校课堂的小封闭空间里,讲讲也就罢了,要是有一些内容传到校内网上来,面向大众了……那麻烦就大了。

    就比如罗永昊,从新东方辞职后搞了一个博客网,叫牛博网,号称要做言论自由的社区。一时间汇聚了一大批在文化界、思想界、知识界的媒体精英以及有思想的大学生。

    然后,就被封了。

    乃至整个博客行业,都被他点燃了冥灯。

    关婷在旁听了,很惊喜的说:“我觉得这个功能挺好呢,校内网本来就是为了交朋友的,尤其是身边的朋友。评价上过的课,就可以认识到选同一门课的新同学了,不就建立了关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