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2章 丰收的金山港(再来个大章,求订阅)

按照我们这段时间的了解,这里的渔业资源非常的丰富,可以支撑长久的发展。

除此之外,我们在楚王港附近发现了一个火油矿区,这应该是其他地方所不具备的优势。

虽然我们收到的《大唐日报》已经是好几个月前的东西,但是煤油灯在大唐的普及非常的快。

对于煤油的需求肯定是会越来越多的。

并且我们也看到了,观狮山书院也好,其他的一些作坊也好。

如今都在研究基于煤油或者是其他火油冶炼产品为材料的发动机。

一旦这个发动机成功研发出来,那么对于火油的需求肯定会非常旺盛的。

但是大唐到现在为止,除了在关内道发现了零星的火油矿藏,其他地方都还没有动静。

这种情况下,我们楚王港附近的火油矿,有机会成为已经发现的矿藏之中最大的火油矿。

如果经营的好,这将会是楚王港发展的一大动力。”

李义协显然也是深入的思考过楚王港的发展战略的。

作为一个远离大唐的港口城市,要想发展起来,一定要有其他地方说不具备的优势。

金矿这个东西,当然是最好的。

毕竟它的附加值最高。

遗憾的是楚王港附近没有发现金矿,反倒是靠近内陆的地方发现了火油。

火油这个东西,虽然很早就开始有人在开发利用,但是都是处于非常原始的开发状态。

只有煤油灯出现之后,这个局面才有了本质上的变化。

李义协觉得这完全可以作为楚王港的开发重点。

“那个火油矿藏我也初步的去确认了一下,确实储量非常丰富的样子。

并且看起来这个火油矿藏的开采很是容易,只要在港口附近修建一个火油冶炼作坊,到时候就可以产出源源不断的火油。

唯一比较遗憾的是楚王港距离大唐太远了。

这个运输成本有点高。”

陈四儿这个担忧,显然也是很有道理的。

如果关内道的火油可以满足需求,那么哪怕是楚王港这边的火油开采成本更低。

但是运输回到大唐之后,成本也很难有优势的。

除非关内道的火油不能满足需求,那个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我们前期可以把眼光看向海外市场。

火油加工成煤油之后,如果从长安城运输到倭国等地,运输成本也是很高的。

我们从楚王港运输过去,指不定还有一定的成本优势。

最关键的是现在的火油还不能充分的满足大唐自己的需求。

这个时候,我们先把倭国、新罗、百济等地的市场先占据了。

这就够我们楚王港前期的发展了。

后面的话,我们可以进一步的开发火油的用途,看看能不能不断扩展市场。”

李义协自然也知道楚王港这边开采火油的优劣势是什么。

不过他并不是很担心。

因为火油这个东西,各地已经发现的矿藏是非常少的。

物以稀为贵,哪怕是运输费贵一点,也是可以接受的。

“嗯,下一次船只回长安城,我们专门请人去跟太子殿下汇报一下,看看观狮山书院火油研究所可以不可以支援一批人员给我们。

这里的火油开采规模要尽快的搞起来。”

从一开始,李义协就希望楚王港成为一座工业化的城市。

虽然也需要有人去种植粮食,但是更多的人却是可以去从事其他附加值更高的行业。

这样的楚王港,发展潜力显然是更大的。

……

希望港中,看着一筐一筐的橡胶被抬上了海船,阿帕奇满脸都是笑容。

“卡巴,大唐现在对于橡胶的需求是一年比一年多了。

以前完全没有用处的橡胶树,现在已经成为我们部落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了。”

作为最早跟大唐的探险队合作的南美洲部落首领,阿帕奇现在的日子过的非常不错。

只见他带着墨镜,脖子上挂着一块黄金制作的哈梅迪怀表,身上穿的是大唐出产的丝绸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