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本感言

桂填艾觉得一阵头大。

自己抱的这个大腿,很不老实啊。

动不动的就想挑战一下长安城现有的格局。

这种事情,哪有那么容易啊?

“左右不过是一个奖项,如果教育部和观狮山书院不愿意,那么我们礼部就自己也搞一个奖项出来,到时候跟大唐皇家科技奖打擂台。”

徐孝德觉得长安城里,就没有自己搞不定的事情。

如果有,那么自己只需要进宫一趟,就搞定了。

“设立奖项是不难,难得是让这个奖项变得很权威。徐员外郎,我看楚王殿下准备上台了,颁奖典礼应该要开始了。”

看到李宽在往台上走去,桂填艾松了一口气。

总算是有人来解救自己了。

……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李宽上台之后,没有跟往常一样来一段“尊敬的来宾,尊敬的……”,而是首先朗诵了一首诗。

虽然大唐皇家科技奖没有诗词相关的评选,但是并不代表现场的人员不懂诗歌的好坏。

不客气的说,李宽这首诗抛出来的效果,比什么开场白都要好,直接就让刚刚还有点喧嚣的大讲堂,立马变得鸦雀无声。

“大唐皇家科技奖从贞观九年设立至今,已经走过了整整十年。在这十年当中,我们见证了许多新的算学理论的诞生,为大唐的算学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十年当中,我们见证了许多新鲜器具的出现,他们逐渐的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像是座钟、怀表、自行车、缝纫机,它们为大唐百姓的富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这十年当中,我们见证了粮食产量的增加,见证了许多新鲜庄稼的推广,也穿上了暖和的羊毛衣,买了松软的棉花被。

在这十年当中,大唐的医学技术突飞猛进,许多以前认为是绝症的病症,如今已经可以得到救治,让无数百姓的生命得以延续。

在这十年当中,在陛下‘民可载舟,亦可覆舟’的精神指导下,上至陛下、国公,下至普通官员、胥吏,都在全力的为百姓们过上好日子而努力……”

不可避免的,开场白肯定是要吹嘘一番大唐过往的功绩,顺便捧一捧李世民的臭脚。

好在李宽的发言,总是会在不经意间抛出来一些干货,所以大家倒也没有觉得无聊。

最关键是大唐皇家科技奖的颁奖典礼,不会像后世的一些活动一样,一个接一个的领导纷纷上场,生怕自己讲的内容比其他人少,搞得大家在台下等的望眼欲穿。

生生的耗费掉了大家的热情。

“父皇,二哥亲自上台主持大唐皇家科技奖的颁奖典礼,并且邀请父皇您到时候给获奖者颁奖,这充分的说明了他对这个奖项的重视啊。”

李治就坐在李世民身边,一边听李宽说话,一边忍不住发表着自己的见解。

“对于一些做出了成绩的教谕或者学员来说,普通的物资奖励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宽儿搞出这么一个奖项出来,其实还是非常有用的。再说了,这个奖项对于吸引更多的年轻学子进入观狮山书院,也是有着非同寻常的魅力的,所以宽儿他重视今天的颁奖典礼,也是很正常的。”

李世民现在参加各种公务活动,基本上都会把李治带在身边,亲自进行调教。

朝中大臣们也慢慢的接受了李治这个太子。

“这倒也是,名利二字,是读书人不可能放弃的追求。不过二哥这是明谋,别人就算是看透了,也不能说什么。”

李治这话,倒也算是事实。

不过,李世民没有接他的话。

李宽今天一反常态的,快速的结束了发言,开始准备宣布今年的获奖名单了。